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番外(578)

作者:菖蒲君君 阅读记录

如今,这样的官家,这样的官员。

两个书生再看那滩血迹,双眼都是迷茫,跌跌撞撞的往家里走。

姜烟此时也仿佛麻木了,情绪迟钝的看着那对行色匆匆离开的书生,也懒得管像游魂似的跟在自己身后的赵佶父子。

春风吹过,还带着寒意。

完颜宗望的人僵持在城外,又得知李纲官复原职,明白再僵持下去也不会再有什么进展。

于是决定退兵。

但是在退兵之前,完颜宗望要求将人质再换一换。

康王赵构从金人大营中出来,面上没有什么表现,肃王赵枢被送入金人大帐中。

“多可笑。”姜烟看着十九岁的赵构回到皇宫,对身边的赵佶父子说:“金人竟然觉得可以骑马射箭,临危不乱的赵构不可能是宗室子弟,以为你们李代桃僵。”

赵构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不至于有什么天子之姿,但比起赵桓还算是有些本事。

骑马射箭俱是上佳,甚至还会一点拳脚功夫。

金人见过赵构连射三箭,每一箭都正中靶心时,就怀疑赵构是宋朝将门之子,而非亲王。

足以证明,在金人的眼中,大宋皇帝就该是不能骑马,无法射箭,只知道风月,稍有风吹草动就吓得瑟缩成一团的窝囊样子。

赵佶父子羞得说不出话来。

后世人如何看待他们,这对父子还能自我安慰的说,是那些人不懂处于这个时代有多么的身不由己。

一国倾颓不是他们一个人可以挽救的。

现在同时代的金人都是这么认为,他们哪里还有脸面再说安慰自己的话?

完颜宗望撤兵,与此同时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率领三万西军精锐秦凤军赶到开封。

种师道见秦凤军到,上书赵桓,希望种师中率军尾随金军,在渡过黄河的中途发动进攻。

李纲也如此建议赵桓,紧跟在金军后,合适时机哪怕是联络辽国投降的旧部,以复国为由里应外合都可以,只要能击溃完颜宗望带领的东路军。

不说令金国伤筋动骨,却也能挫败完颜宗望。

赵桓也答应了。

率军十万“护送”金兵。

只是,如何形容此时的北宋朝廷呢。

姜烟脑海里只有四个字“一盘散沙”。

李纲想要里应外合的计划失败,不仅让西路军完颜宗弼有了理由围困太原,还让朝中主和派再次占据上风。

待“护送”的大军到黄河边,等来的不是进攻的机会。

而是黄河边竖起的面面大旗,严令大军不能踏过旗帜所划界限,驱赶金兵。

十万大军,眼睁睁的看着金人渡河而去。

而种师道弟弟种师中则临危受命,带着大军前去驰援太原。

姚平仲的父亲姚古为主将,种师中为副将。

只是,宋军在前抗敌,却要受朝中指挥。

朝廷自以为金兵败退,强命种师中等人尽快击退金兵。

种师中连收寿阳、榆次等地后,在朝廷要求的速战下,与姚古等人约定两军齐出。

结果姚古等人失约,种师中陷入包围,力战身死,殉国,享年六十七岁。

消息传回开封,朝廷众人皆是悚然。

赵桓和主和派下令召回种师道,要求李纲前去太原,李纲不愿,赵桓以抗命为由强逼李纲前去。

结果连连失利后又召回李纲,指派种师道再去。

种师道在赶往太原中途,遇见金国使臣,推断金军定会再次南下,上书建议加强黄河流域驻军,以防金军再犯。

主和派以大战结束后国库空虚为由,将种师道建议逐一驳回,自以为是的认为种师道是因弟弟战败的缘故,怕了金人的西路军,又将种师道召回。

最终,种师道回京后忧愤交加,撒手人寰。

李纲则被外调,甚至还要去镇江接回早在金人渡黄河而来的时候就逃了的宋徽宗!

姜烟看着那位七十五岁的老将军被主和派和赵桓一而再,再而三的召回,难以理解的提着赵桓的衣领问:“你是不是有病?你以为打仗是儿戏吗?西军才到开封,你就要种师中去太原。西军对抗西夏与金人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你没让西军熟悉金人的作战作风也就罢了,跋山涉水水土不服,战马也不给配齐。”

姜烟说到一半,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疼。

“种师道赶往太原的时候,你也不给一兵一卒。”

“下棋都落子无悔,何况打仗?那些都是人命!你就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主战主和,左摇右摆。你以为主和派气焰为什么那么嚣张?不就是因为知道你是个毫无主见的东西吗?”

到最后,姜烟更是将赵桓丢到一旁,满脸都是不理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