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太子后他变偏执了(111)

作者: 芝书 阅读记录

“姑娘,跟老身来吧。”商邵柔听话领命,出了主殿。

太后深深叹了一口气,就着烛火打量着郑由,指着门外那个消失的背影,“哀家看她也不过如此,人不算机灵,模样也不怎么端庄,怎么你和太子都一前一后为她说好话,甚至还跟哀家请示要亲自去接她?”

郑由默然,不说话。

他只是有些激动,那日听到太子殿下说,要把她送到慈宁宫来,他沉静无波的脸上忍不住泛起些喜气。

李煜忍不住往他那儿瞧了一眼,眼神不算和善。郑由这才敛下心神。终于等到她身体痊愈,他只想第一个飞奔到东宫去,瞧瞧她究竟怎么样了。

从今往后,她便算与东宫断了,也好。可究竟好什么,郑由不敢再深想下去。

----

由于是第一天,香华姑姑很贴心地没安排她做太多事,可大约整整一万字的注意事项,从香华姑姑侃侃不绝的巧嘴中连番轰炸出来,商邵柔还是有些倍感压力。

她谨慎地一一记下,送走了香华姑姑后,躺在自己的新榻上发呆。

新住所不比东宫,房间虽小且地处阴凉角落,可床是软的,被子浸满了阳光的味道,这便足够了。

渐渐地,商邵柔脑海里浮现出方才郑由说的话。

首先便是李煜与唐晓璃的婚事。虽然这已经是所有人默认的事,可圣上却迟迟没下圣旨。

最近宫外突然出现了些传言,不仅太子的私事被大肆宣扬,就连唐家也无辜躺枪,有人宣称唐瑾川巡视锦州时,曾收受米商苏家贿赂,在灾后大量囤积米粮,哄抬灾区粮价。

谣言越传越真,甚嚣尘上,唐家也陷入了争议之中,对于婚事无暇顾及。而承乾帝也在观望民风,试图从中大作文章。

另一方面,承乾帝还下旨,正式命李劼搬进了皇宫,住在了离东宫不远的长信殿,大有利用他牵制李煜之意。同时,长信宫主殿与东宫后厨的玉矿遥遥相对,据巫师说,李劼可直享玉泽灵气,双腿已渐渐有了复原之势,前不久,李劼甚至能拄着拐杖在房中虚走上几圈。

更不用说...还有谢淑妃...

商邵柔躺在床上,只觉得局势千变万化,眼前纷乱复杂。渐渐地,床顶上泛起一道白光,她眼皮也越来越沉...

迷糊之中,窗外似乎闪过一道人影,下一秒,窗格一开,一阵冷风吹过,抖落了最后一道烛火,黑暗中有一道身躯,定定地站在榻前。

商邵柔努力睁眼,是谁...可回复她的,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月色下他颀长清瘦的身影...

第55章 请安针对

穿来几个月, 商邵柔自认为自己对于宫中礼仪已经了解够多,可第二日一大早香华姑姑便劈头盖脸地将她呵斥了一通。

从走路,说话到微笑, 从举手,行礼甚至到端茶送水,这其中都有严格的规矩。比如说端茶必须要单腿跪于主子右下方,并用右手持杯,左手轻托杯底, 从主子右方奉上。

喝茶的人也十分有讲究,食指、拇指夹杯,中指抵住杯底。女子喝茶时,翘起兰花指,拇指和食指轻捏茶盖往外拨, 第一口只能轻抿,随后慢慢品尝, 且不能喝完超过三分之一。

喝完茶之后,退下茶盏以及清洗茶杯,一律要按照规矩来,马虎不得。

在慈宁宫待上了半月之后,她整个人仿似被人褪了一层皮,又裹上了厚厚的封建枷锁。

香华姑姑领着她再去主殿,给太后奉茶的时候, 她的目光终于朝商邵柔看了看, 眼皮松了些, “不错, 是比以前规矩了些。”

“香华啊,哀家真不想放你走, 你说等你出宫以后,哀家连个说话谈心的人可都没有怎么办啊。”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盏,惆怅地叹了一声。

香华姑姑侍立在一旁,眼眶有些微湿。

商邵柔在一旁不敢松懈,太后瞥了她一眼,开始与香华姑姑说起话来。

“如今哀家啊,也就盼着哀家那孙儿能与蔓蔓那个小丫头修成正果,哀家瞧着那小丫头,既饱读诗书,又聪敏活泼,越看越喜欢。”

香华姑姑闻言,眼睛往商邵柔那儿看了看,很明显,太后的这番话是对她说的。

商邵柔眼观鼻,鼻观心,垂着头不说话。

香华姑姑在一旁附和着,“是啊。唐家老夫人向来家教严厉,算起来奴婢还是她老人家的半个徒儿呢。唐家小姐呢,虽说长在江南,可该懂的规矩礼数一点都不少,还少了些寻常闺阁里长大的小姐们身上的死板之气,奴婢瞧着她,也觉得她与咱们太子殿下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一番话惹得太后俯掌大笑,笑声清脆爽朗,跟着侍奉的宫女和太监们心情也短暂地松了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