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太子后他变偏执了(162)

作者: 芝书 阅读记录

“你不用提防本王会对你做什么,我对这些无聊幼稚的事情不感兴趣。就此别过,往后别出现在本王面前,别缠着本王。”

唐府的奴仆在京兆尹府的官兵的通传下迅速赶往现场,唐晓璃在地上狼狈地瞧着李劼挺立的背影渐渐远离,她气得全身发抖,理智尽失,“谁缠着你啊?”

莫名其妙!唐小姐还在怒吼着,“本小姐会缠着你,你吃错药了吧?”

唐府家丁见到唐晓璃这番模样,既骇然又慌张,“小姐,您没事吧?”

“没事。”唐晓璃的语气像吃了枪药一般,家丁们个个额头冒虚汗,直到了家,唐晓璃心中还忿忿不平,为什么每次她遇到李劼,心中就有一股无名火窜起来。

平日里,哪个见了她不要夸她一句温婉可人,偏偏到了李劼面前,她每次都三言两句就被他激得气急败坏,连话都说不利索。

真是八字不合,命里注定的冤家仇敌,唐晓璃咬牙切齿在心中恨道。

回到家后,唐夫人手忙脚乱给她检查伤口,口中一面骂着那些寇匪,一面抱着她落下心疼的泪来。唐晓璃哄了半天,乌泱泱的一屋子人渐渐散去。

--

青莲教公然聚众抢砸,甚至还伤及未来太子妃一事迅速成了朝中的一件大事。唐瑾川在朝上义愤填膺,爱女心切的他,直接将一切矛头指向了京兆尹府刘送。

皇帝自然也是盛怒,当场将刘送革职查办,“这青莲教是何来头,众爱卿可有谁知?”

朝中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常年安居在富庶的京都,哪里知道这平白无故出现的什么...青莲教是什么来头。

在皇帝震怒之前,李劼迈着步子站了出来,“启禀父皇,儿臣前些日子与太子殿下商议江南水患一事时,曾在锦州一地方县令的奏报中提到过这青莲教。”

皇帝的表情在李劼和李煜身上扫了一下,眼眸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哦,说来听听。”

“青莲教源于佛教的净土宗,据说创始人,便是从修习占卜的巫师中慧根不净的弟子中淘汰而来的。青莲教的教徒多半是一些亡命之徒,山匪寇贼。前段时间,江南地区水患频发,青莲教便趁机教化流民,借此壮大队伍,如今已发展到威胁京师的地步,实在不能小觑啊。”

“岂有此理!”承乾帝一掌拍在龙案上,殿下众臣纷纷敛声屏气,只听皇帝说道:“一个小小的地方异教组织,竟然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到了袭击重臣之女的轿撵,公然抢夺财物的地步。朝野上下几万官员,竟只有一个地方县,和一个常年不曾过问政事的皇子察觉,朕的爱卿们,你们平日里都在干些什么?”

此话一处,众臣皆惶恐下跪,“臣等罪该万死。”

承乾帝声音冷冷地,将目光移到了太子身上,“太子,你说呢?同为商讨水患之人,你为何没有发现?”

李煜也俯身跪地,不做任何辩解,“儿臣该死,请父皇责罚。”

承乾帝痛心疾首,下旨命经事人李劼全然负责追查此事,剿灭青莲教在京余党。至于各省其他余孽,他也下达旨意,命各地方官严厉追剿,不得贻误。

此令一出,朝中众臣纷纷起了心思。太子殿下还列位于堂,皇帝直接越过他,将剿灭异教徒一事,全权交给了七王爷李劼。

这说明什么?想必各位朝臣心中有了更清晰的见解...

--

朝中状况一片焦灼,后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慈宁宫还是同往常一样全程戒严,香华姑姑的出宫计划自然而然便延迟了,不仅如此,她与商邵柔的行动也被完全限制,就连如厕都需女使全程跟着。

幸运的是,因发现及时,太后娘娘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可即便如此,太医院每日还是倾巢而出,守在慈宁宫殿内悉心照料,熬药煎药每一步都由太医院的医官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于任何人。

郑由作为后宫的总监察司,并不必整天待在慈宁宫。他的办公地点在御花园的那块热搜榜旁边。

如今宫中正是关键时刻,皇上要掌握各宫动向,郑由也不可能有闲下来的功夫。

第一批监察使,由皇帝临时任命。由于决定仓促,人数不过二十,大多是从养心殿调过去的,还有一些是伺候过先帝或是一些老太妃的宫人,与如今后宫之人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瓜葛。

郑由虽然年纪尚轻,但是也与其中几个有些渊源。其中的一个名叫冯顺的老宫人,向郑由报告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

皇后娘娘近日,似乎在坤宁宫摆起了法阵,太后巫师在其庭院中占卜做法,黄符白挂满院子飞。

“竟有此事?”郑由忍不住惊呼,本朝巫师占卜,多半是聚众性质,以全村全族名义进行。若放到皇宫,也应该由皇帝统下旨,召集所有宫妃,于太和殿请巫师摆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