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太子后他变偏执了(171)

作者: 芝书 阅读记录

彼时, 他正在宫外的京兆尹府办公。那日□□时俘获的那个青莲教教徒,是刚入教不久的锦州流民,因饥饿过度被青莲教的人赏了一顿吃食,就糊里糊涂地入教了。

可入教后,他便被告知要跟着别人去抢劫财物, 打杂店铺,每次出任务都要在自己的牙后□□,一旦被抓获就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实在不理解,感觉周围的人都疯了。

但是他若是表现出一点迟疑或者不乐意,就会被抓到一个巨大的佛堂里面, 美其名曰“洗涤心中的罪恶与杂念”,实际上就是幽闭加断食。

他受不了, 只好同流合污。

别的他都能忍,可这次行动是要献出生命的,他还不想死,于是只能被官府给抓住。

李劼听他说完,给尽了诱惑,“只要你告诉本王青莲教的据点在哪儿,帮助本王抓到青莲教的教首, 本王可以向皇上禀明, 许你在京城谋个一官半职。”

“真的?”那人喜出望外, 忙不迭地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全盘托出。可惜他在教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喽啰, 提供的消息有限。

可尽管如此,抓捕青莲教余党的工作也有了许多进展, 其中最大的进展,还要属唐瑾川的鼎力相助。

只能说,青莲教惹错了人。唐瑾川向来护短,明明知道唐家正处于风口浪尖,还敢这个时候在朝堂之上频繁上书,言辞灼灼地指责皇帝委派的京兆尹府尸位素餐。

而后李劼接下任务后,唐瑾川又上门主动亲近,并表示会尽全力协助李劼尽快抓住青莲教众徒。

如此一来,李劼不仅就间接地接触到了唐瑾川背后所执掌的江南九州势力,还成功认识了这九州势力中的核心,江南冯家堡的冯立恒。

这一日唐瑾川下朝之后,唐文筠在他书房口等着他,“爹,我想与您谈谈。”

唐瑾川看了看他,前脚先迈进书房,“进来吧。”

关上门后,唐文筠直奔题,“爹,您最近与七王爷来往,是不是过于密切了?阿姐毕竟是圣旨钦定的准太子妃,如今您这么做,恐怕会落人口实,太子殿下那一边,恐怕也不好交代。”

“筠儿,既然你提到这件事情,爹就把心中想法告诉你,其实爹这样做,是在未雨绸缪。”

唐文筠静静地听着唐瑾川的解释,“在你看来,皇上这次将你阿姐与太子殿下的婚事大典延迟,是因为皇太后的病情。可在爹看来,这却正和皇上心意,即便太后娘娘未遭此毒事,皇上也一定会想办法将这婚事给搅黄的。”

“爹,您何出此言?”唐文筠十分不理解,“皇上圣旨都已经下了,还如何反悔。”

唐瑾川忧心地抚了抚自己的眉心,长叹一口气,“起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皇上再怎么忌惮咱们唐家,可毕竟圣旨已出,这婚事就算板上钉钉了。可前些日子,吏部尚书顾大人的孙子百岁宴,我入府拜贺时却听到一些谣言,说那道赐婚的圣旨,根本就没有印盖皇章,甚至连礼部的鉴章也没有。”

“什么?”唐文筠大惊失色,随后又忍不住思忖,嘴中喃喃自语着什么,“难怪,难怪皇上只是下了圣旨,而这巾帛却未下发给我们,原来是不想让我们看见端倪。”

唐瑾川在书房中踱着步,“之前我便有过怀疑,可是礼部的裴大人却说这样是符合礼制的,我便没有多问。”

“爹,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吧,他们这样做,有没有考虑过阿姐,往后她还怎么见人?”

唐瑾川一个凌厉的眼神射过去,“筠儿,慎言。”皇家的事情,岂是他一个小小的臣子能够妄议的。

唐瑾川心中也有忿恨,“所以为父才赶在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之前,做两手打算,与七王爷交好。”

“爹,您真的认为,七王爷在此事上,有所胜算?”

‘此事’是什么事,他们心中都清楚,可唐文筠却对他爹的判断有些质疑,“您不要忘了,七王爷的出身。”

“爹又何尝不知道啊,可是目前七王爷就像是陛下一柄锋利的刀刃一样,可用来与太子殿下抗衡,自然也可能,挥向我们唐家。”

唐文筠紧蹙着眉头,“爹,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以我这么多天来对七王爷的观察来看,他这人城府心机实在深,我们恐怕...”

唐瑾川愁容满面,“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如今他还有求于我,想通过我接触到江南的各位大亨,趁这个机会,与他交好些,总没有坏处。”

“也只能这样了。”

两人抬头望向窗格外的满园春色,脸上却一点笑意都没有,满满地都是对前路的彷徨与担忧。

--

宫外的皇子府,自李劼被侧封亲王以来便换了牌匾,“荣裕王府”这几个烫金大字高高悬挂,府中的陈设摆件一应换新,为了符合亲王的配置与排场,皇帝下令对原先的皇子府进行扩建,府中格局也做了重新规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