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太子后他变偏执了(20)

作者: 芝书 阅读记录

他当即脱口而出,“不是。”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的说出口的否认太过情急失态,他感觉心下涌现出一股奇异的感觉,面上也有些发热。

商邵柔狐疑地盯着他,他的颧骨两侧泛着些红晕。

“你脸红什么?”

第11章 掉马前期

大年初九。冰雪尽数消融,景和宫殿上的琉璃瓦顶反射出耀眼的金光来。

在一片祥和的晨起声中,太监郑由一脸喜庆地宣告:“恭喜娘娘,娘娘虔诚至天,福泽过人,十七皇子终于退烧痊愈了。”

众宫女太监纷纷下跪贺喜,“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卷折珠帘之内,锦衣华服的女子乌云叠鬓,细腰袅娜。两根玉指微微一抬,便有小宫娥掀开珠帘,小心搀扶着。

帘起香来,信步悠闲走出来的女子芙蓉粉面半含露,柳叶细眉鬓发华。

谢淑妃眼里噙着些怒气,待坐下榻后便甩开宫娥的手,向周围宫女太监环视一周,反问道:“有什么好贺喜的?”

她作为十七皇子的生母,孩儿玉体康健,难道不值得贺喜吗?可淑妃娘娘语气明显十分不悦。

众人熟知她那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的性子,皆面面相觑,缄默无言,不敢抬头。

郑由却知道,谢淑妃是为何不悦。

当然是因为,短短两天时间里,东宫的口碑竟然有起死回生之势。本以为,请动太和巫师卜卦,已经是万无一失之举,可偏偏东宫却在这个时候,发现了什么罕见玉石?

更可气的是,李煜竟然将二话不说,便将那玉石打磨成形,送至了景和宫,还当着陛下的面。

十七皇子,又偏偏在收了这块玉佩之后,迅速痊愈。这会儿,宫中皆在传,这和田暖玉是稀世珍宝,世间罕有。

而太子殿下,便成了慷慨大度,与兄弟一脉同气的好兄长。翰林院的通儒们,对太子此举,更是赞叹不已。

谢淑妃紧皱着眉头,跪立在她身侧为她捏腿的小宫娥见状,紧张地咽了口气,一时间竟忘了把控力度。

“嘶~”谢淑妃的嘴角因不适而微微扬了一下,小宫娥瞬间吓破了胆,跪地磕头,“奴婢该死,娘娘饶命!”

谢淑妃眼也未曾抬一下,便有心腹嬷嬷朝侍立的小太监使了一下眼色,将人拉了下去。

“娘娘饶命啊,奴婢错了!”院落里传来阵阵掌掴的声音,谢淑妃听着那声音,心中竟然涌现出一股快感。

忽然,她又抬眼盯着郑由看了一会儿,语气有些阴森和不悦,“郑公公,本宫让你找的人,找得怎么样了?”

郑由低眉颔首地说道:“回娘娘,已经查明,小绵子那晚事发后,买通守卫,自重炽门出。根据探报,小绵子一路向南,往锦州方向去了,我们的人,正在全力追捕。”

小绵子,便是那晚去尚衣局找娇儿的那个小太监,后来被郑由藏了起来。

“他一个败根的腐奴,脸白声细得要死,当是一出宫门便藏不住了。你们是做什么吃的,竟然到现在还没将人处理掉?”

谢淑妃凤眸微闪,面庞像在冰窖里冻了半夜似得,冷得人心里发慌。

“奴才该死。”郑由立马下跪,语气里是万分的谦卑。

可那份谦卑,只让谢淑妃心中更加不爽,“郑公公,本宫怎么听说,那晚小绵子出宫时,拿的是你的腰牌?”

宫中奴才婢女皆分上下三等。只有像叶玉芝,郑由这样的掌侍宫女太监才有权调配下人,有半月一次外出采买新鲜物件的特权。

只不过,这出宫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每一次外出,都要提前至少三天,向内务府上报,内务府再请示皇后,经批准后方可离宫半日。

下午回宫时,统一入朱华门,经御林军统卫江蒙亲自查验,确保人与采买回来的物件皆安全无误后,净身驱邪后,方可入宫。

若不是有人背后相助,小绵子那晚怎么容易就出了宫?

闻言,郑由的头皮没由来地一紧,眼皮狂跳了几下,方镇定自若地解释道:“请娘娘明鉴,那晚奴才一直待在景和宫,与众奴才们商量西殿北角修葺一事,未曾有机会离开。”

“至于奴才的腰牌,更是片刻不离身。”

郑由说着,从袖间掏出一块被摩挲地油光发亮的木刻雕花令牌,双上敬呈给谢淑妃,“请娘娘明鉴。”

这种松柏木质的雕花令牌,是由工木局统一打造的。

每一块令牌之后,都有对应的等级标注和编号,一人对应一牌。若有遗失,补办时需上报内务府,罚俸三月。

谢淑妃露出些嫌恶的表情,捏起令牌的一角,用帕子仔细包住,翻来覆去看了几遍。

这种油光质地,不可能是新打造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