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太子后他变偏执了(32)

作者: 芝书 阅读记录

作为一个有着上帝视角的人,她商邵柔也不是好惹得的。

商邵柔不经意转头,发现李煜正用一种奇怪又带着些...算不得是敌意的表情看着她。“殿下为何这般看我?”

“你与景和宫的郑由,是如何认识的?”

商邵柔的语气顿了一下,还是说出口:“是因为我姐姐。”

李煜有些吃惊,不过转念一想,心中也明白了个大概。“抱歉,你姐姐的事...”

商邵柔打断他的话,“殿下不必多言,我姐姐的事情,我自会想办法。殿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挽回东宫声誉,过不了几天,便是元宵宴了。”

回想起上次商邵柔请他帮忙查证她姐姐死因时自己的拒绝,李煜的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懊恼的急切来,“你是不是以为,我是为了自保,才不愿意帮你,替你姐姐报仇?”

商邵柔的眉头扬了一下,眼神里露出些讶异来,“当然不是。殿下为何会作此想法?”

见李煜不言,商邵柔继续解释道:“事实上,我深知殿下处境危险...”

“你为何总觉得,东宫的处境危险?”李煜的眸光闪了闪,一种奇异的感受闪过。

“东宫境况不如意,已不是一朝一夕,我虽扼腕愤懑,却也算是不得不习惯了。可在你口中看来,却仿佛到了火烧眉头之际,仿佛在元宵宴上,便会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般。”

商邵柔眼皮狂跳,有一种狼人自爆的感觉,眼神也止不住往一旁瞟去,她太心急了。

“究竟是为何?”李煜却追问道,“为何我总感觉,你能预知些什么。”

上商邵柔笑着打哈哈,“殿下说笑了,奴婢哪儿有那种本领。即便是我说有,谁能信?”

“我信。”李煜的眸子定定地看着她,在沉静的室内,他的话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蛊惑着商邵柔,“应该说,我想信。”

“为什么?”

商邵柔注意到,李煜的眸光不知为何渐渐变得有些热切,“如果我真能预知,你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我母妃一事...”

李煜不消再多说,商邵柔已经知晓了他的意思。

《殷•后妃传》-娴妃篇:神武殷娴妃张氏,清河郡盐商女,豆蔻及浣晔庭,景和三十年,僭华服入养心殿,幸得龙胎。宠幸之欢,前无来者。后与外臣私通于雪夜,事败,自挂南榕,享年三十。

她看到李煜的眸子暗了下去,像一颗小石子滚进水中,一步步下沉。而面对他眼中闪过的丝丝希冀,商邵柔更是忍不住替他惋惜。

在小说里,李煜到死都没有为生母娴妃洗刷冤屈,她一生都活在了宫人的谈资里,她的陵寝旁,自李煜去世后,无人修葺打理,渐渐地成了皇陵里的一作孤坟...

正当商邵柔想出言安慰两句时,李煜却适时地收起了眼神中的黯淡。商邵柔堵在嗓子眼的话被她吞了回去。

她懂这种不愿向外人揭开伤痛的感觉。一种情绪越是令人痛苦,就会让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隐藏。

除非,痛苦已经到了临界点。

“我还想知道...”李煜眸光一闪,抬头看向她,眼神中有了些敏锐的凌厉,商邵柔的眼神不知为何,竟有了些闪躲。

他的语气里,是不知名的笃定,“元宵宴上,会发生什么?”

第17章 情感升华

商邵柔的心没由来地“突”了一下,李煜虽为人宽厚,但并不代表他愚钝。

相反,他五岁时便写出了举朝皆知的《过明论》,此书被前太傅丁仪称作大殷第一学论,纳入了科举必考科目中。

前太傅丁仪,曾明确表示,太子李煜,是他见过最聪颖,最有慧根之人。日后若是登基,必定能做出一番佳绩的千古明君。

可是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皇帝口中,却无端为丁仪日后招来了杀身之祸。

自娴妃出事后,李煜多次上书,公然指责皇帝的误判。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天家的私事,外人即便不掺和都有可能被圣上的怒火牵连。

丁仪却反倒同太子一起,日日在皇帝面前旁敲侧击,为娴妃鸣冤。所以当丁仪被罚流放边疆,永世不得入京时,朝中上下无一人觉得意外。

此为后话。

眼下,面对李煜的追问,商邵柔大脑飞速思考。

“殿下,我只是觉得,元宵宴对于您来说是一个绝好的翻盘机会,殿下应该重视,不应该为其他事情分神。”

“是吗?”李煜看着她转的飞快的眼珠子,显然不信。不过他并未继续追问下去,只是双眼看着她,温柔坚定地说道:“好,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亲口对我说出你的秘密。”

商邵柔的眸光闪了闪,有些心虚。没有这一天了,等元宵宴过去之后,她就向李煜请旨出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