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爷的奴才夫人(22)

作者:巴黎巴黎我是瓶子 阅读记录

王妃在一旁笑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怎地还提起了这茬?”

“诶你懂什么,学问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能落下的。”

七爷御池嘉和小九爷御池雁声听闻此话,纷纷起身上前。

“嘉儿,你先来。”宁王眼中含着宠溺的笑。

御池嘉不得不遵命。

他先讨巧地对众位哥哥说了好几句讨喜的话,这才开口:“小七近日读到一首诗,本以为此乃风花雪月之作,但细细读起来却意味深长。此诗是如此作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带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听后,宁王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一首诗任谁听都能听出其中隐隐的暧昧意味。作为官宦子弟,怎地整日就去读这些不着调的诗词歌赋?那还如何治学?如何做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恐怕不学着去调戏良家妇女就不错了。

不料御池嘉却转而说:“儿臣细思一番,却品出了不同的韵味。这首诗乃是当朝文学巨匠陈子昂的诗,作于他为官入仕途之前。当时他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于是便有了这一首……呃,这一首名叫……”小七爷顿了一顿:“名叫《闺意》,乍一看淫靡艳情,实则不然。他是把新妇比作自己,把主试官比作新郎。”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言下之意就是……如今我呈上这首诗,烦请主考官看看我这首诗做得如何,也便是”深浅入时无”的来由了。”

御池嘉总算是磕磕巴巴地说完了,语毕四座皆静。

宁王虽是不懂什么诗词歌赋,但小七这一番解释他却听懂了。细细想来,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这看似风花雪月的诗中竟然暗含着如此巧妙的寓意,着实是让人佩服至极,可见小七的解读之精辟。

可宁王还是决定听听众儿子的意见,他朝两边坐着的二爷三爷四爷发问:“老二老三老四,你们对小七这一番话可有什么见解啊?”

第32章 :宁王大怒

三人尴尬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四爷御池威抱拳站起了身子恭恭敬敬地答道:“小七果然是聪明伶俐,竟能兀自解出与旁人不同的意味。连儿臣都有些自愧不如。只叹自己当年如小七这般年纪的时候怎地没好好听先生教诲,不然也不会像今日一般驽钝了。”

二爷面上嗤笑了一声,但却没表现地过于明显:“小七是很优秀没错。可老四,你这句话也太自谦了吧。宁王府中谁人不知道你才高八斗文武双全啊。”

三爷也笑着附和:“四弟,就算与你比起武来说不定三哥也自叹弗如啊。”

宁王爷抚着胡子笑了笑,看小七得到了兄长的肯定,心里也万分高兴,连带着对小九爷的语气也柔和了几分:“雁声啊,不知你这一月又有何长进啊?”

“回父王。”小九爷躬身:“儿臣近日疏于学习,不曾有什么感悟。”

“混账东西!“宁王的脸一板,大手一巴掌拍向一旁的梨花木桌案——!

顿时满屋都被这雄浑的一声吼给震慑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你是不是看这除夕才过不久?整日脑子里就只有玩儿了?!”宁王愤愤地指着小九爷。

“是,父王。“小九爷不闪不避,甚至面色都不改,便毫无顾忌地应答道。

霎时间,宁王的脸更是气得青筋直跳——这混账东西竟没有一丝悔改之意!也不瞧瞧他几个哥哥皆是个顶个儿的优秀!如今小七都如此好学,这逆子怎么还一副胸无点墨的混账模样!

各位小王爷都缄默无言,几位兄长面面相觑,但却未出言相劝。

最后还是老夫人悠悠开了口:“好不容易今儿大家都聚在了一块儿,你就少发点脾气。不然把我这老太婆的弱身子给气出毛病该怎么办?”

王妃也适时地打圆场:“是啊,今日难得相聚,怎地又生气了?小九也不过才十三岁,正是玩性大的时候,哪能懂得什么?”

宁王本想再呵斥几句,但碍于一大家子人在场,自己总得保持威严,只能默默地隐而不发。

但面上的不悦却掩盖不住,他摆摆手:“你也要多学学你的哥哥们,你看看你自己……哎算了,都退下吧。”

两人齐齐答是,都退下了。

其中各自怀的心思,暂且不表。

只说七夫人嘴角带笑,御池嘉颇有些得意洋洋幸灾乐祸。而小九爷仍一副镇定自若,仿似并不因为刚才的一番责骂而改色半分,只是眼皮稍稍垂下,不理会那或带着嘲笑或带着恨铁不成钢意味的眼神。

等一家人聚会散了,众人才纷纷出了老夫人的宅院。

第33章 :风波诡谲

慧玉和谢福禧一早就在外面等着伺候,当然他们也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异样的声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