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139)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因为他知道,折子上说的,都是真的。这一次,必定要让萧丞相出一大盆血。

萧丞相心中大骂:老狐狸,坑了他还拐着弯骂他。

皇帝听完赞赏地点头,“太傅说得正是,就按太傅说的办,这件事让大,理寺查清楚,就由太傅负责。”

何太傅闻言上前一步,“微臣遵旨。”

散朝。

对比于何太傅轻松的表情,萧丞相这边是一脸的凝重。

大,理寺介入,基本就会查个水落石出。这事在其他人手上还好办,偏偏在油盐不进的何太傅这里。

看起来,铁矿是保不住了,一想到这一点,萧丞相便一阵的肉疼。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铁矿对萧家意味着什么,这次是着了道,丞相府算是伤筋动骨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只要丞相府没事就好。萧丞相自我安慰着。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替死鬼,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否则,一旦查出个什么东窗事发,再联想到平王身上,卷入党派之争,那么丞相府就彻底完了。

脑中想起汪家的下场,萧丞相摇了摇头,打了个寒颤,若牵扯到平王,平王一定会把他推出去,以保全自己。

萧丞相第一次对于自己和平王结盟这个事,产生深深的怀疑和一点后悔。

怀疑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准确性。

平王这样的人,只可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如今想想,搭上平王,这个赌注真的太大了。

萧丞相叹了口气,暗道今年流年不利,多事之秋,家里小四那些事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若不是奋力压住,现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若不是小四这边事情闹得太大,铁矿那边多少能知道些风声,及早做出应对,如今不声不响地被人将了一军,这两者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第104章 无比解气

大,理寺动作很快,不到半月,就将事情始末查得水落石出。

江南知府刘道之举报属实。

皇帝怒不可遏,当下就要治萧丞相的罪,那边萧丞相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进宫了。

还带着萧大公子。

何太傅一见这阵仗,就知道萧丞相打什么主意。让自己的孙子顶罪,也就他做得出来。

何太傅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若找别人,证据确凿,不能服众,到时候还得牵连出自己来。

萧家的人,是最合适的。

萧丞相的儿子,萧氏的哥哥,是个没用的废材,依着好皮囊娶了一门好亲,生下的孩子,却都是可造之材。

这萧大公子是庶出,平时很得萧丞相的器重。要不是碍着萧夫人,这萧大公子应该更得出息。

想来萧丞相把萧大公子交出去,心里亦是不甘愿的,但是没有办法。

这萧大公子的生母,是萧府二姨娘,从小服侍萧老爷的丫鬟,开了脸留在身边。有了身孕也是躲到庄子上生下来的。

萧夫人是嫁过来才知道,气得不轻,萧老爷自知理亏,又是新妇初嫁,有几分甜头,便一直哄着。

随着日子愈久,萧老爷哄烦了也就不哄了,萧夫人气极却也没有办法。后来有孕,要照顾自己的孩子,精力有限,也就随他去了,但心里总是有根刺的。

这大公子和别的庶出不同,是先于嫡子嫡女所出,身份很是尴尬,萧夫人也摆不出好脸色,这大公子的存在就是打她的脸,她做到眼不见为净已是极限,还想要她对他好,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大公子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尴尬身份,轻易不出现,没事就到屋里读书,不知怎么就入了丞相的眼,带在身边教导。

萧夫人再气也没有办法,一家之主,一国之相,就是她的娘家,对萧丞相也是要敬三分的。便只能自己宽慰自己想开些。

大公子得了脸,最高兴的是二姨娘,原先还做做样子,到后面干脆彻底翻脸了,和萧夫人是水火不容。

萧夫人没有办法,也不能在小事上打压她,到时候她没事一哭诉,自己还落个不好的名声。只能有气忍着,这日子别提有多憋屈。

二姨娘母凭子贵一朝得势,却是慢慢跋扈起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丞相府可谓是如鱼得水,风光无限。

殊不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如今出了事,萧丞相权衡利弊决定牺牲大公子。

一是铁矿的事情确实是大公子负责,二是如果用嫡出的二公子,萧夫人肯定要闹,萧夫人一闹,她娘家难保没有意见,动静大了适得其反。而大公子庶出,没有麻烦,三是这大公子一直跟着他,说出去可信度更高。

萧大公子自然是萧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包括萧丞相说会救他出来的话,他也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