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202)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这是皇帝明目张胆的放权。

王大人是老臣,一直是中立派,皇帝登基时没有如别人一样谄媚讨好,当初皇帝对他极为不喜,贬到工部养鸟去了。如今手握大权,亦不见他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仿佛荣辱皆不在意。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王大人这种石头,又臭又硬,不过很靠谱,这时候时候用起来,也是极为趁手。

“凭皇上安排。”

王大人不骄不躁,正气凌然,仿佛谁来我都不介意,我都是如此。

皇帝更满意了,看向在座的大臣,问道,“众爱卿可有何人选?”

萧丞相头更低了,皇帝当着他的面选替代他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打脸的了。

丞相一党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丞相被贬已经是在意料之外,如今又要推荐暂代人选,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大家相互暗中看了几眼,只能硬着头皮推荐自己这边的人。

“回禀皇上,臣推荐礼部于大人。”选暂代的人,可有讲究,若是厉害的,真的取代也不无可能,若是太废,对方的人不能答应,也容易被皇帝怀疑别有用心。

这于大人也是老臣,没什么势力,但是做事兢兢业业,口碑不错。

秦大人思考良久,才选到这个看起来最为合适的人。

萧丞相一听眉头皱起:蠢货。

第152章 长安卫述

龙椅上的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萧丞相,秦大人是萧丞相的狗腿他知道,但是那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于大人居然也是,这种出于意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萧丞相居然背着他做了那么多事,真是……

想起蒋大人说的话,皇帝眸光渐深。

秦大人看皇帝不说话,心中一愣:是自己推荐得不合适吗?

他在心中想了想,正想说话,推荐另外一人,才刚拱手,就见萧丞相上前一步,上头的人出来说话,也就不用他出头了,赶紧把腿退了回来。

萧丞相“扑通”一声又是跪下。

心中却把秦大人骂了无数遍:蠢货,这个时候,皇帝的眼睛就在他的身上,谁出来谁就是靶子。看对面那些老狐狸,谁出来说话了?

萧丞相恨铁不成钢,又无力。

“微臣有一人举荐。”

“哦?”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看得丞相出了一身冷汗。

“微臣举荐刑部廖大人。”

“哦,为何?”

“于大人小事善可,大事不及,所以不合适,而廖大人在刑部当职,和各部上下都有交道,又是殷将军带出来的人,自是可以胜任。”

萧丞相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要不是为了阻止秦大人再说下去,他是绝对不会出来说话的。

皇帝如今对他不满,他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这廖大人圆滑得很,虽然是殷将军的人,但是贪财好色,这种人最好收买,哪怕不能,打起交道来,也比那些老狐狸容易得多。

萧丞相比别人想得远的地方,是以后如何往来以及收场。

只是没有料到,他话音一落,廖大人便站出来推辞,“微臣惶恐,恐不能胜任,微臣举荐长安府尹卫大人。”

此言一出,大家齐齐看向萧丞相,萧丞相和卫家不对付,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萧丞相举荐廖大人,廖大人转手便举荐了卫家,打的丞相的脸啪啪的,在外人看来,颇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意味。

萧丞相更是有些傻眼了,廖大人是根老油条,那么多大的权利,没理由往外推。况且他又不是何太傅的人。

“长安卫述?”

皇帝想了想,看向何太傅,“太傅以为如何?”

“卫述十多年前任职翰林院,微臣和他打过些交道,谦卑有礼,做事一丝不苟。到长安时,长安还是一个小郡,如今短短十几年,变成了和江南一般的大城,卫大人功不可没,且他对皇上尽忠职守,此人可用。”

何太傅极少这么夸人,如此看来,这卫述确实不错了。思极此,皇帝拍案,“不错,朕相信何太傅的眼光,就他了。”

皇帝一锤定音,萧丞相低着头,何太傅依旧老神在在,其他人收起心中的小九九,直呼皇上圣明。

退朝时,何太傅看了一眼皇位上的人,垂下了眼。

丞相府。

萧丞相捶胸顿足,这一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卫家还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说起来,卫家和萧家也没有深仇大恨,闹翻的原因就是当年萧仪儿和卫琉璃事件。

当初萧家因为拥立新皇,如日中天,卫家没有依仗,官职也只是翰林院中,没有什么厉害的实权,萧仪儿做贼心虚,萧家便把卫家赶出了京城。

卫家虽不甘,也只能接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