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332)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吴家二小姐又入了宫,听说,很得皇帝喜爱。

一时,吴家春风得意,巴结的人络绎不绝。

这边,皇帝听得昏昏欲睡,长秋宫外头,王大人送来了折子。

皇帝一甩手,不想见人,奈何王大人半点面子不给,不见就不走了。

皇帝无奈,只能宣了进来,这王大人一根筋,不站党派,用的时候是真好用,固执的时候也是真讨厌。

王大人一进来,皇帝斜睨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嫌弃:

“你最好真的有天大的事,否则朕饶不了你。”

王大人不以为意,径直道,“启禀皇上,西北的蛮夷打进了大周。”

“什么?”皇帝睁开眼,一脸的惊恐和愤怒。

“什么时候的事?”

“按照奏折上的时间,是十日前。”

“怎么这么久才发现?”

王大人似乎对皇帝问出这么蠢的问题,丝毫不意外,“线报快马加鞭,一刻不停,百里加急,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西北如今谁在守着,破城了吗?”

“西北边关由廖将军守着,请求援军,如今十日过去,恐怕是凶多吉少,至于派谁增援,还请皇上早些定夺。”

皇帝起身,喝了酒有些醉醺醺,若不是内侍扶着,差点就要站不稳。

“去御书房,传殷将军,召集各大臣,商议此事。”

对于蛮夷入侵,皇帝是一刻也不敢耽误,当初他的封地是西州,就离蛮夷不远,那时候他可是亲眼见过蛮夷的蛮横,至今历历在目。

可以说,他当初陷害先皇,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想离开西州,奈何他的封地是先祖皇帝定下,这让他一度觉得自己造反是无可奈何。

第251章 痛失两城

御书房。

皇帝喝了好几碗醒酒汤,和一众大臣商量到半夜,派出了殷将军先去救援。

当天夜里,殷将军便带着兵符和五百亲兵去了西北,一路上各地配合调兵,全力前去救援。

只望边关能多守一日便多一分希望。

殷将军一去,算是给皇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蛮夷给他的冲击太大了,一提到蛮夷,皇帝便有些心有余悸。

大周周边,有几个临邦,其中西凉最为繁盛,以前的羽国最为富庶,蛮夷地域最辽阔,其他就是一些附属小国和各番国。

西凉自从大周先皇去世,两国互市,到如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邦交关系。

羽国被灭,虽然听说其有余孽逃脱,但是因为羽国在军事上向来比较弱,也不足为惧。

蛮夷地域辽阔,有许多部落,部落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

从地域上看,西凉在大周的西部,蛮夷在大周的北部,羽国在三国之间。如今羽国不在,三国直接接壤,确实给了蛮夷进犯的方便。

皇帝非常关注西北战事,这几日少见地上了朝,无比准时,一时间,朝堂上都有些草木皆兵。

朝堂上,各大臣都在讨论着此事。

特别是看到皇帝关注,一个个都踊跃发言。

“这些年,大周和蛮夷一直相安无事,怎么这会突然就进犯了呢?”有官员发出疑问。

兵部的人立马站出来回应,“战报并未说明缘由,很可能是事发突然。”

“依臣看,或许和西凉有关。”礼部的于大人说道。

“西凉?于大人是说这事是西凉人挑唆的?下官不信,那西凉未来的太子还在咱们京城的驿站里和姑娘下棋呢。也不怕回不去,就算他们要干这事,也得等到他们未来的太子回去啊。”

向来和于大人不对付的孙大人,看于大人说话,立马出来反驳。

“不不不,孙大人误会,我是说,和羽国或许有关。”

这于大人也是个聪明的,这时候和孙大人争论无益,回应的态度,非常诚恳。

孙大人暗地里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羽国临三国,羽国灭亡,蛮夷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于大人说完,大家都反应过来。

十多年前,羽国被西凉所灭,大周暗中推波助澜相助,那时蛮夷顾着自己内部斗争,没时间参合,让西凉捡了便宜。

蛮夷地广人稀,地域辽阔,但都是不毛之地,种不出什么庄稼,只能打猎交换,生活物资很是贫瘠。

之前,蛮夷有许多物资都是靠羽国兑换,如今羽国消失,蛮夷和西凉两不往来,和大周又距离甚远,蛮夷为此发起战争,也说得过去。

“敌国进犯,无谓是个利字,依臣看,这个原因很有可能,眼看着西凉吞了羽国,自己却什么都没有捞到,难免眼红心不甘。”

于大人一拱手,对着皇帝说道,皇帝连连点头,突然这一刻,都有些后悔灭了羽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