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46)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若真是如此,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那平王,就是南宫先生提示的天下正主。

想到这一层,谋士们一个个眼中放光。

平王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

只一旁的杜先生还未说话。

“杜先生有何高见?”

平王见杜先生有些踌躇,却是有话要说,便请到了里间。

“杜先生,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有话但说无妨。”

这位杜先生五十岁出头,一副饱读诗书的书生模样,颇有才干,是平王亲自去请来的第一谋士。

“此事蹊跷,只看未来之事如何发展,若真如锦囊所说,那王爷便是天命所归,这对王爷来说,是极大的助力。”

他们这些谋士,虽然明面上不说,但都知道平王的野心,特别是这位杜先生,平王去请时便说明这一点,许的是一朝太傅的官位。

是以,这会,他也不拐弯抹角。

“毕家人贪图享乐,贪生怕死,不会拿个假的来糊弄王爷。

况且,他们刚刚说得对,这事真假都好,全看王爷信不信。毕家没有理由也没必要这么做。

真假都没有损失,但若是真的……

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

平王看向杜先生,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若是真的,毕家一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锦囊。

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第34章 人人知玉善堂

经过大家商量,为保守起见,不宜有大动作,毕竟事关重大,一有纰漏,得不偿失。

但是为了避免浪费一次绝佳的机会,也应该做些准备。

具体怎么做,做些什么,几人讨论了整整一日才有结果:

还是不能赌,赌大的话可以挣大名声,但输了的话代价太大,毕竟这种未来之事,谁心里都没谱。

赌小了又没有意义。所以决定此事不宜闹大,毕竟不知真假,挣不到名,有利可图也是好的。

做了决定,接下来就是行动了。

离上面说的日期还有十天,时间不多,但也不少,足够他们做些准备。

在这十天里,平王的人大量秘密囤积粮食。

若锦囊里说的是真的,那道路冲毁,通行不便,在这段时间,他的粮食可以涨到百倍。

就算不是真的,他只放十天,后再卖出去,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十天很快过去。

到了信上那一日,极其普通的一天,京城的天空艳阳高照,有几个人却皱着眉头抬头看天。

午时就快要到了,没有半点下雨的迹象。

平王府的书房门口,已经有人开始腿软:是高兴得太早了么?

午时三刻刚到,天空骤然黑下来,没有给人一丝防备,只眨眼间,大雨倾盆。

几个谋士呆呆地淋着雨,好一会才隐约听到有声音:是真的,是真的……

平王在廊下,默默地看着这场雨。

心里亦然震惊。

“是南宫一族……”

只有南宫一族才能知未来。

若能知未来,就能掌握未来。

以前听说南宫一族早已隐世不出,如今看来,并不是。

无论毕家是真的祖训,还是被人利用,都无所谓。

南宫一族有高人在帮他,在向他抛出橄榄枝。

他一定要接住。

那样的能人,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成为敌人。

“原来老天,站在我这边。”

他的嘴角挂着笑意,看向皇宫的方向神色晦暗不明。

这雨下了整整五十二日,冲毁良田万亩,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和锦囊上说的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差别。

未卜先知,是人间的仙人。

大量的银子流入平王名下,只是这些钱财,暂时还得放到外面。

发国难财,被弹劾不说,失了民心才是大事。

只是,平王府的谋士,一个个都激动万分,有了南宫一族,平王登基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日,天气晴朗。

毕太老爷比起上次来憔悴了许多。

毕家本就亏空已久,要不是一点先祖的脸面撑着,毕家早散了。

如今又经天灾,毕家唯一看得上眼的大宅子,因为年久失修是七零八落。

这几日,那些不肖子孙都在闹着分家,府里落魄,他也没了威严。

这一次平王亲自见的他,没说什么要紧的话,问了些锦囊的问题,在他这里自然问不出什么。

平王倒也没有难为他,反而让他走的时候带了好几车的赏赐。

这些东西,是早就装好了只等他来就领走的。

毕老太爷心知肚明这些是怎么得来的。他不知道那锦囊里是什么东西,但是那人说了,那个东西可以给他荣华富贵。

果然。

想当初,那人拿着那些东西来见他,他真想一头撞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