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495)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人群里有窃窃私语传来,却没有人敢高声说话。

大家看着仪仗队从眼前走过。

皇帝的马车封得严严实实,一丝风都不透,便是军用的箭弩也不能射穿。

外面有呼声,但是皇帝没有打开车帘看,暗地里催促了一声:“快些走。”

“是。”

马车很快出了城,一路上都有侍卫护着。给人一种剑拔弩张之感。

直到眼见得队伍走出去好远好远,百姓们才纷纷放松下来,三三两两地讨论着什么。

京城地界,每日里都有新鲜事。

日光之下,却无新事。

城西的一座茶棚里,坐满了人,从这里可以远远的看到仪仗队的路线。

“看起来是要去华岩寺。”

“皇上去华岩寺做什么?”

“去寺庙里能做什么,祈福呗。”

“祈福不是应该去云刹寺吗?怎么去了华岩寺。”

“就是就是,自从那件事之后,华岩寺都破败了,僧人都不多了。”

有个年轻人凑来了脑袋,一脸好奇地问道,“什么事,华岩寺发生了什么?”

“哪里来的毛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

年轻人撇撇嘴,讪讪地退到一边,耳朵却是竖了起来,听着那些人说话。

“你们说,是不是为了西北之事?”一位灰衣老者压低了声音看了几人一眼。

“谁知道。”

“肯定是,如今只有西北有事,其他的可什么值得皇上亲自出宫的。”

那几人其实没想讨论西北的,前段时间有人说起玉太子被抓的事还历历在目,谁也不也重蹈那人的覆辙。

不过八卦这种事,总是有点掩耳盗铃的恶趣味,就像这位灰衣老者,以为压低了声音便没人听见。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便随意应和了一句,只是这一来一往,说出来的便越来越多。

到最后,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

“不知道朝廷中是不是有大事发生?”

“肯定是。”

“对呀,玉太子久不归,皇上却出了宫。”

说到玉太子,有人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还没反应过来,便听得灰衣老者说道:

“依我看,平王追杀玉太子的事情十有九八是真的,若不然,玉太子没有任何理由不回。”

有人下意识地答道,“那是不是说明玉太子有不臣之心呢?”

“屁,这天下本来便是玉太子的,他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只要他想,咱们这个皇上随时都要退位让贤,京城上了年纪的人,哪个不知道当今皇上这个皇位,究竟是怎么来的。”

“对对对。”

“是,是这个理。”

在坐的一听,纷纷点头,但是转念想到什么,又缩了缩。

有人直接提醒着,“老人家,慎言。”

“是啊,现在可不太平。”

灰衣老人没有给大家退缩的机会,微微抬高了声音,

“依老朽看,当初先皇之死,肯定有见不得人的内幕,如今玉太子也要遭毒手了。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谁做皇帝都干系不大,咱们只做好自己的营生,好好的活下去便是。

但是当今皇上,增强赋税,不理朝政,只顾自己享乐,每一年,只听得宫中选秀女闹得声势浩大,南边水灾饿殍遍野,北地旱了一片颗粒无收,却从来不见朝中做了什么。”

灰衣老者说得义愤填膺。

“不会吧,我们都没有听说过。”

“对呀,倒是听说了这几年四处多了许多难民。”

“当然没有听说过,南边水灾是三年前,北方旱灾是五年前,人都死绝了。”

灰衣老者叹了口气,面色带着痛处。

“对对对,我有远亲就是南州的,听说死了好多好多人,都没有人收拾。”

“是啊,我姐姐嫁到上京,那一年,只有一个外甥活着来投奔我们,听他说,一个镇都没剩下几个人。”

“哎哟,太惨了。”

“造业哦,我们居然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很明显,是有人压了消息。

这种惨状最能引得大家的同理心,都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没准他人的昨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第374章 南宫先生

“官府不管吗?”

“呸,管什么,朝廷一个字都不给,让地方自己解决,当地的官倒是好,除了尽全力救治帮助百姓,一直往上报,却没有回应。

咱们这位皇上,那几年却到处收罗秀女,对这些事充耳不闻,有些官员为了给皇上献礼,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皇上一高兴,随手就封了大官,当初六部的汤大人,可不就是如此上位的。”

“对对,我都听说了。”

“是,当初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不过都不敢说内幕,只说那姓汤的贿赂上司,却没有想到直接贿赂的是皇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