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谋(502)

作者:安绵绵 阅读记录

这一出之后,皇帝无论能不能醒,都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新的一轮,由现在打擂台的两人之一主宰。

“本王不能让他为所欲为,这才不得已拿出了圣旨,希望众位大臣和本王一起,铲除奸佞。”

奸佞。

这两个字一出口,这件事在平王这里的性质便定了下来。

平王一番说法义正言辞,但是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大家表面都恭身应和着,其实一个个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特别是早就被玉陌策反了的大臣,不到最后决定性的反转出现,都不会改口表示。

“京城按察使何在。”

蒋大人立刻走出来,“臣在。”

当初蒋夫人是跟着萧丞相的,只是,后来两家闹掰了,明面上,蒋大人已经投诚了皇帝,表了忠心将自己和萧家的关系和盘托出,得了皇帝的信任,一直低调做事。

因为管着京城周边安危,被平王提溜了出来。

“姜玉郎如今到哪里了?”

“今儿一早来报,说是到了梅城,若他们连夜赶路不休息的话,如今这个时间,应该刚刚过了邳州。”

“好,务必不能让人进京,特别是大军,城中都是百姓,若大军进城,必伤及无辜。本王于心不忍。”

“是。”

“殿下仁慈。”一时,四周都是赞叹声。

这会子,叫王爷不对,叫太子不合适,称呼殿下,最为妥当。

人群里,王大人眼观鼻鼻观心,撇了一眼平王,嘴唇动了动,无声道:

“呸,不要脸。

什么伤及无辜不忍,不就是怕大军压境,手中没兵,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一丘之貉。”

王大人下意识地看了御书房一眼,转过了头。

眼神里,是明明白白地嫌弃。

过了明路,接下来就是暗处的安排:

各处禁军严阵以待,御林军加强防卫。

守城的士兵多了几倍,所有能用的人都用上了。

京城中,看着这些动静,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待听说了原由,联想起前几日到处传的传闻,百姓们自动脑补出了真相:

平王想谋朝篡位,毒害了皇上,还想诛杀玉太子。

人总是有相入为主的印象,而平王的圣旨怎么看都有点假。

玉善堂的名声,加上这些日子有意识的舆论控制,民意几乎一边倒地歪向玉陌。

第379章 满城惶恐

不同于前朝的混乱,后宫是一派宁静。

平王亲自去请了自己的生母,如今的柔妃娘娘出来主持后宫。

柔妃当初被皇帝削了一个贵字,且没有任何表示,明眼人都知道是相当于被打入冷宫了,但到底没有明确下旨,也没有住进冷宫去,一应待遇也没有撤,这会,平王将人请出来,是名正言顺。

宫中位分高的,丽贵妃死了,程雨滢死了,只还有一个吴惜惜和柔妃是同等位分,但是论起资历来,柔妃入宫多年,比刚入宫几个月的吴惜惜高到哪里去。

自从柔贵妃掌管了后宫,吴惜惜便被告知安生地待在自己宫里,好好养胎。

实际上是变相的禁足,哪里也去不了。

吴惜惜身怀龙子被关,其他的嫔妃更是不敢乱动,也知道柔妃的手段,一个个乖巧得很。

柔妃别的不行,打理后宫是手到擒来,毕竟那么多年也熟能生巧了。

当得知皇帝几乎不会醒后,平王开始大肆地动作起来,心里想的是,就算皇帝能醒,他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到了这个时候,他几乎已经把自己当皇帝了,到手的东西,哪里还有轻易放出去。

甚至,他都已经计划好了,只要拿下玉陌,便杀了皇帝,对外宣传是乱军所为。

毕竟,这种非常时刻,对方就是冲着皇位而来,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被杀,也说得过去。

无论如何,对于他来说,只要一个合理的说法即可。

只一日功夫,平王便已经把所有能集结的力量都摆到了台面上。

只等着玉陌来了。

此时,据前方消息,离玉陌回京,还有一日。若他们夜里休息,那便还有两日。

时间拉得越长,对平王来说,越有利。

御书房偏殿,平王正在召见蒋立。

“蒋大人,作为京城按察使,掌管京城外围的安全,在这个紧要时刻,本王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

“王爷请问,卑职定如实禀报。”

平王看向蒋立,“你们可能拦得住姜玉郎。”

“回王爷,十二万大军,拦不住。”

虽然心中早知道这个答案,但是这会被人明确地说出来,平王还是感觉到了背后的嗖嗖凉风。

“有一件事,本王需要你去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