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116)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呦,牧青来啦!”余枝循声望去,看到是牧青,十分高兴,“这回多留几天?去我那玩玩吧。”

牧青忙不迭地点头,“阿娘答应了,还让我给您带了蘑菇木耳野味,我阿奶还给舟舟磨了个狼牙,给他挂在脖子上,或系在手上,辟邪。”献宝一样,叽叽喳喳,哪有一点在族人面前少当家的稳重?

余枝一点都推辞,“太好了,我就喜欢吃山里的蘑菇,小鸡炖蘑菇,锅边贴饼子,今晚就安排上。回头别忘了帮我谢谢你阿妈和阿奶。“

余枝也不忘招呼其他人,“去后院歇歇?小年,来把牲口牵了。莲雾,快带大家先去后院歇着。”

这群少年人见到余枝也十分亲切,纷纷向她问好。年长的牧辉连忙道:“不麻烦余东家了,先把东西给您卸了,剩下的还得给医馆送去。这帮皮小子我还得带走,他们无法无天惯了,别扰了您的清净。”

牧辉三十出头的年纪,特意跟来压阵的,“我们少东家就麻烦您了。”恭敬地给余枝行礼。

那一回他们打猎,遇到了黑瞎子和狼群,若不是有余东家搭救,他们所有人都得没命。余东家不仅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还教他们在山上种药材,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他们不信山外的人,但他们相信余东家。

少年们虽有些失望,但也都很听话,就是一直拿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少东家,这让牧青更得意了。

所有人中,就她跟枝枝姐最好,枝枝姐也最喜欢她。

第85章 余先生和余东家

“袁大人,劳烦了。”闻九霄拱手向袁文睿致谢。

一早,牧少当家就把他们送到知府衙门,随手拽了一个衙役,道:“这是我们牧家寨在山里救的官府的人,来找你们知府大人的。”

然后把人一扔就匆匆跑了,跟丢烫手山芋似的。

清风看了看他家三爷,忍不住怀疑,三爷的脸已经没有魅力了吗?不对呀,出京前京里的夫人小姐们都还惦记着三爷呢。

那位牧少当家也是怀春少女吧?怎么就一副避之不及的态度,莫不是------眼瞎?

袁文睿听了回禀,诧异极了。

京中来人?难道是袁家的人?可他没接到书信呀!

等见了面,互相一打量,都在彼此的眼里看到了陌生。

再一叙话,袁文睿知道了,“原来是武安侯府上的三公子,小闻大人,袁某久仰大名了。”

袁文睿比闻九霄大上七八岁,袁文睿举业有成时,闻九霄连国子监都没进呢。等闻九霄考中状元,袁文睿已经外放出京多年了。

虽然同是京里人,但两人并无交集,属于那种彼此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没见过面,也不认识。

袁文睿人虽然在外任,但对京里的关注也没有少。他自己也是少年得意,被人赞一声有出息。可跟闻九霄一比,他觉得自己差远了。

他三十岁升至知府,四品。同样是四品,人家小闻大人未弱冠就已经做到了。

袁文睿看着闻九霄一样样拿出身份凭证给他验看,心中不由赞赏,对他更添了几分好感。

身为朝廷命官,做事自当谨慎。你说你是大理寺少卿小闻大人,以何为证?袁文睿肯定是要验看他的身份凭证的,都不用他开口,人家小闻大人就主动拿出来让他查验了。

少年得意,身居高位,却无一丝倨傲之气,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年纪轻轻行事便如此老道,难怪能走上高位。

袁文睿查验过之后还给他,“职责所在,小闻大人莫要介意。”

“是在下给袁大人添麻烦了。”闻九霄再次拱手,“在下身负圣命,又身受重伤,要在大人这里盘桓些时日,还望大人予以方便。”

“好说,好说,小闻大人客气了。”同朝为官,又同是京城人,能伸手帮上一把自然就要伸手。再说了,能让小闻大人欠下人情,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袁文睿热情地为闻九霄安排住处,延医问药,招待得可好了。还借了人手给他使用,自己也并不乱刺探什么。

闻九霄也觉得袁文睿这人不错,目前看来,能处。许是在大理寺习惯了,无论是遇到人还是遇到事,他总习惯性地先质疑,并不立刻下决定。

袁文睿给闻九霄找的大夫是个告老的老太医,医术精湛,很快就给他拔了毒。调养了几天,他身上的外伤就好了大半,至于内伤,只能慢慢养着了。

老太医复诊的时候,并不觉得奇怪,“除了大人底子好,还因为药好,用的是余记的止血散吧?”

闻九霄朝袁文睿看去,袁文睿道:“蒋老好眼力,正是余记的止血散。”

老太医胡子翘翘,“老夫从医几十年,要说止血散,还是余记的效果最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