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257)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为了儿子能抱上大腿,许父也是够拼的。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还是爹聪明。”许家业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要好好念书,跟老大一块升乙班去,一直给老大当小弟。爹,爹,我吃饱了,我复习功课去了,明天夫子要检查的。”他匆匆放下碗。

“去吧!”许父有摸了摸儿子的头,一副欣慰的样子。

“老爷,你不会真把家业的话当真了吧?”见儿子走了,许母忍不住开口,“状元?怎么可能?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随随便便就能中了吗?你没听家业说吗?那小崽子他爹挺笨的。再说了,状元能住咱这巷子吗?”

她撇着嘴,摆明了不信。

不仅许父的脸沉下了,许奶奶夜不满地看着她,“食不言,寝不语,没点规矩。咋咋呼呼什么,就你话多!”

许母自然不敢跟婆婆顶撞,但心里却非常不满。

家里就是商户,哪来那么多破规矩?而且都是老爷在说的好不?许母知道婆婆和丈夫一心培养家业,想要通过读书科举改换门庭。

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商户怎么了?不照样穿金戴银,吃香的喝辣的吗?家业那么小,就被他们逼着念书,心太狠了。

许父自然把妻子的不满看在眼里,随着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许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商户地位的低下。有钱是不假,可撒出去的更多,到哪都得给人点头哈腰,生怕哪一处打点不到埋下隐患,一个不慎就是倾家荡产。钱再多护不住有什么用?

许父自己是不成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培养儿子读书,将来改换门庭。也幸亏本朝不像前朝,允许商户子弟科举。

妻子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他不跟她计较。好在家业是个好孩子,虽然不算多聪明,但也绝对不笨。家里有银子,供得起,只要能中个秀才,家里就有底气了。

第183章 门当户对

闻九霄日日都去太子府报到,回回都不空手,一坛子酒,一包茶叶,点心,卤肉……有一回还搬了两盆菊花,总之是无论啥都给他未来岳父大人捎点。

再忙,一天都不落下,就算是下了衙也得绕到太子府上看一眼。

被嫌弃了也不在意,第二天还去。

一开始,好多人都被他弄糊涂了。小闻大人,京里出了名的独来独往,别说结党营私了,他连同僚的宴请都懒得应酬。

这样目下无尘的一个人,日日跑太子府去,这也太谄媚了吧?就算你要讨好太子,也该私底下悄悄的呀,这般大张旗鼓,皇上怎么看?还想升官吗?

太子府的人也莫名其妙,小闻大人这是想干什么?这是把太子架在火上烤,太给太子拉仇恨了吧!

个别知情的就点了点余广贤,捋着胡子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什么抱太子大腿,什么谄媚,什么讨好,小闻大人能干那事吗?假的,全都是假的!人家小闻大人明明是来讨好未来岳父大人的。

有人在太子跟前开玩笑,“小闻大人未免也太小气些了吧,给余先生送东西,就不能顺带着给殿下也送一份吗?”

太子笑着道:“人家小闻大人那是讨好未来岳父大人的,孤又没有正当妙龄且如花似玉的女儿。”

在场的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心中了然,太子殿下这是乐见其成呢。

至于皇上怎么看?他倒是没看法,就说了句,“眼光不错。”

不知道是说闻九霄眼光不错,还是说余广贤眼光不错?

武安侯是带着一肚子气回卫所的,昨晚他跟夫人狠狠吵了一架。

谁家儿女婚嫁不是父母之命?怎么到老三这个就不行了呢?王氏也是个蠢的,之前还信誓旦旦不许那个女人进门,被老三歪缠几句居然就改变主意了,还劝他也同意。

说什么亏欠老三的,放屁!老子没缺他吃,没缺他穿,供他念书成才,欠他什么了?

还说是为了孩子,要给孩子一个嫡出的身份。这就更扯淡了,要是真为了孩子,他为什么不同意把孩子过继给他大哥?过继之后,那个孩子不仅是嫡出,将来还能承爵,多好!

老三那货就是被美色迷了眼,就是铁了心要娶那个女人。虽说低娶高嫁,但那个女人的出身也太低了吧,都低到尘埃里去,真要让她进了门,他的老脸往哪搁?

老大家的是候府嫡长女,老二家的父亲是正三品,老三弄的这个……能拿出手吗?怎么出府交际?

王氏还劝他同意,愚蠢,目光短浅!

到了卫所没多久,大将军宋伯儒就过来了,两个人在屋里喝着茶说这话。武安侯本以为他来是用什么重要事情,没想到他话锋一转,问起了老三,“老闻啊,你家老三好事近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