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487)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不过这也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他年纪大了,在山云县干了二十年也没有什么建树,最对不起的就是留在老家的妻子儿女。既然朝廷派人来接任他了,他也该回家陪一陪家人了。

哎呀,愧对山云县的父老乡亲啊,没能领着他们过上好日子。

兰焕平是个五十左右的老者,须发花白,身上穿着件粗布衣裳,裤腿上还沾着泥巴。之前说他下村子巡察去了,看这样子还亲自下了地?

“正是在下。”闻九霄对兰焕平非常敬重,一个能在山云县一呆二十年,能亲自下地的县令,不值得尊敬吗?

兰焕平是农家子弟,而立之年中地进士,虽然没落到同进士中去,但名次很靠后了。他要家世没家世,要后台没后台,同年朋友也都是跟他差不多的出身,好差事压根就轮不到他。

最后剩一个山云县的县令,别人都不愿意来,他就来了。县令一般都是三年一任,兰焕平为何一干就是二十年?因为这地方太穷了,太乱了,没人愿意来,他就只能干了一任又一任。后来年纪大了,生了一场大病,就格外想念家乡,便上了折子乞骸骨。

谦逊有礼的人,没人会不喜欢。兰焕平对闻九霄这个世家子弟的第一印象便很好,“都是老朽的不是,让闻大人久等了,走,进去说。这……”他看了一眼衙门前排出老远的车队,很是为难。这么多人,没地方安置呀!

闻九霄连忙道:“还请兰大人给指一块平整宽敞的地方。”宅院都不用想了,能有块平地就不错了。

这倒好办,兰焕平松了一口气,指着官署旁边的空地,道:“那里如何?”

“甚好!”闻九霄其实早就瞄上那里了,只是他是新来的,自作主张可不好。

卓正扬和清风领着人过去安置,闻九霄随着兰焕平进了屋里。得先交接文书呀,兰焕平看了闻九霄递过的文书,确定无误,又还给了他,“原来是平北侯,倒是老朽托大了。”

兰焕平心中吃惊,这一位出身也太好了吧!不仅出身好,自身还有能力,还中过状元。但凡科举出仕的,对学问好的都是高看一眼。

他心中的疑惑也更重了,一品侯爷,大理寺少卿,武安侯府公子,怎么到山云县来做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是受排挤暗算,还是……

算啦,算啦,他都是要走的人了,还操心这么多干什么?瞧这位带着这么多的人和车来上任,应该是奔着做出点政绩来的,人家年纪轻轻就升到大理寺少卿,可见是有本事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他能治理好山云县,百姓日子能好过点,这比什么都强。

抱着这样的想法,兰焕平对闻九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山云县的种种情况,甚至连自己的多年经验,都悉心传授。

随着两人的交谈,兰焕平对闻九霄的印象更加好了,这是个心中有丘壑,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年轻人。而闻九霄对兰焕平也更加钦佩了。

你能想象吗?兰焕平是独自一个人来上任的,县丞、同知、主簿、典史,全都没有,他一人身兼数职。整个县衙运行,就他这个县令和七个捕快,再加一个看门的老苍头。还一干就是二十年,爱民如子,两袖清风。

这是劳模啊!

两人越说越投机,若不是余枝打发人送午饭,两人怕是会饿着肚子继续说话。

第346章 炫妻

领着小崽子去找客栈的贺晓蝶已经回来了,其实无论是余枝,还是贺晓蝶,她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山云县是没有能容下这么多人的客栈的。

山云县就两家客栈,都不大,但足够余枝暂时落个脚了。至于其他人,县衙边上不是有空地吗?大家先凑合一下吧。

真不是余枝搞特殊,而是她是女眷,又是这么个身份,都到了山云县了,真不适合跟一群男人混一起。

石榴给闻九霄和兰焕平送午饭的时候,提了这事一嘴。

兰焕平一拍脑门,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老朽独自一人,就懒得收拾后头的内宅,都是住在这前头的官署里,倒是忽略了尊夫人……”他看了闻九霄一眼,迟疑了一下,道:“后头年久失修,想要住人估计要大修。”

“无事,在下人多,修葺也快。”闻九霄摆了下手,表示自己不介意,喊清风,“你领着人去收拾后面,修成什么样式的,请示少夫人。”

又转向兰焕平,“要采买东西,还请兰大人给指个人带路。”

兰焕平扭头朝外看,没一个熟悉的面孔,尴尬了。他有心让看门的乔伯去吧,可乔伯不会说官话。只好让他去喊住处离这最近的捕头翟有贵。

“山云县小,也没有什么案子,大家在衙门里也是日日闲着,老朽便做主让他们都回去了,有事再喊来。”兰焕平略有些尴尬地解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