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518)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考题?余枝稍微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到了前面官署,她先看了闻九霄和卓正扬出得题,一边看一边笑,笑完了,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道:“三爷,很不好意思,以我多年看书的经验,你出的这考题,我看不懂。”

闻九霄嘴角抽了一下,是多年看话本子的经验吧?

“就不能把话说直白点吗?又不是科举取士,你就是挑几个人帮你干活而已,识字会写就可以啦!要求太高一点用都没有,书念得再多再好,不通农事,不懂民生民情,能把差事做好吗?考什么经史子集,你考民生民情呀!比如汛期如何防汛,干旱怎么应对,两家发生纠纷了怎么调解。再比如,管库房的小吏,得会打算盘吧?做事得谨慎耐心吧?对算学就算不精通,那也得会吧?所以算学的题得有。

“无论是官还是吏,哪怕县衙大牢的一个狱卒,以什么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那就是律法!你得知法守法,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所以大庆律法是不是也得考一考?

“我觉得哈,等你挑好了人,先给他们普法,然后给百姓普法,要保证朝廷的政令在这里畅通无阻。做到了这一点,你这个县令就成功了一大半。”

“对呀,属下怎么没想到呢?”卓正扬拍手叫好,“还是少夫人有办法。”巾帼不让须眉啊,若少夫人是男子,在官场上恐怕比大人走得都远。

闻九霄虽没说话,但他看向余枝的目光充满了骄傲。

这么厉害的枝枝,他家的。

余枝心里也很得意,面上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行了,该说的都告诉你们了,你们慢慢出题吧,我后院还有事呢。”

精盐可关系到她挣银子的大事,不得多上心吗?

既然涉及到民生民情诸多方面,那考卷的涵盖面就多了,闻九霄和卓正扬两人删删改改,足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出了一份考卷,然后又抄出几十份来。

是的,好歹是一个县,报名的还不足百人。虽然告示上条件非常低,只要识字能写就可以报名,但考试这么高大上的事,不读个几年书,谁敢轻易报名?

没有底气报名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山云县教育太落后了。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肚子都吃不饱,谈什么读书?

几天之后,清风脚步匆匆从外头进了县衙,神情无比激动,尤其是看到闻九霄的那一刻,眼睛亮得惊人,“三爷,真的,真晒出盐了。”池子边上出盐霜了,咸的。

闻九霄端茶盏的手蓦然一顿,猛地站起来,“走,去看看。”

刚抬脚又站住,“去请少夫人和卓先生。”卓正扬是他的左膀右臂,晒盐的事不能瞒着他,也瞒不住。关键是闻九霄根本就没想着要瞒。

晒盐这也是政绩不是?上报到朝廷,都够他官升三级的了。

上报肯定是要上报的,但不着急。

第369章 你要造反吗?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余枝看着闻九霄,那小表情非常地得瑟,就差条尾巴在摇了。可爱得闻九霄都想亲一亲她。

“这,这是盐?”卓正扬不敢置信地看着池子,虽然海水没有完全蒸发,但池子边上析出了很多白色的盐霜。手指蘸了一点放嘴里尝尝,“咸的!真……真是盐?!大人!”

他一下子站了起来,“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他看向闻九霄,又激动又钦佩。大人果然是大人,哪怕到山云县这样的穷山恶水之地,也能有所建树。瞧,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大人就搞出了海水晒盐,不用费柴煮,直接太阳晒,这得节省多少?

若是在海边多开些盐田,得收多少盐啊!卓正扬都能想到那一座座盐山了。那是盐山吗?那是金山银山!

果然,他跟着大人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当然是盐了。正扬,我准备把山云县的盐引都收回来,以后这盐县衙自己卖,降低盐价,让山云县的百姓都可以吃上盐。”至于山云县以外的地方,自然该什么价就什么价,县衙也得要有进项不是?

“大人高义!山云县有您这样的父母官,百姓有福了。”卓正扬心里翻腾着,对闻九霄那是心悦诚服啊!

待他和清风去看海水,商量怎么挖盐田,余枝拽了拽闻九霄的袖子,“这事得上报朝廷是吧?”

闻九霄点头,“的确。但不急,一年半载后吧。”那时候他已经屯了好多的盐了。

“胆子真大!”余枝眼睛睁得可大了,“你是要造反吗?”这可是盐啊,屯盐,这个朝代私盐贩子是要杀头的。

就算闻九霄是官,可他发现了晒盐之法不仅没上报朝廷,还自己私下售卖牟利,被皇上知道了,几条命都不够砍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