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523)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闻九霄特意找了一下宋立贤的考卷,后面的题目答非所问,前面那两张只对了六成。闻九霄皱眉,山云县秀才的水平就这样?亏他之前还对其抱有很大期望。

几十份考卷批阅完之后,闻九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勉勉强强能看的,也就一个宋义安。前面两张他虽然没有答全对,但就错了五处。诗也作得一般般。但他后面却答得不错,虽不说多出彩,但每一题都有自己的想法。

大几十人呢,总不能就挑一个。最后瘸子里面挑将军,又从里头挑出了四个人。本来是准备挑七个的,这不是没办法,实在挑不出来吗?

闻九霄把这五个人的名字写好,招来翟有贵,询问这几个的情况。

“回大人,这个宋义安是宋家人,是宋老爷的嫡长子,宋秀才的嫡亲兄长……”翟有贵看到宋义安的名字在最上头,很吃了一惊。见上面没有宋秀才的名字,更加吃惊了。

“宋家的?”闻九霄也意外了一下,“他没有走科举这条路吗?”嫡长子呢,不应该啊!

翟有贵道:“回大人,没有。宋家的这位长子也是读过书的,但在读书一道上天赋不如其弟,早早便不读打理家业了。宋家的所有产业现在全都是这位大爷管着。听说,颇通庶务。”

闻九霄缓缓点头,“难怪了。”

剩下的四个人中,两个是采石场的,一个律法题答得好,没犯事之前就是衙门里的小吏。一个学问扎实,一笔字着实漂亮,倒是可以做个文书。剩下的两个都是山云县本地人,一个是城里的,算学题答得尤其出色,家学渊源,家里父祖两辈都是做账房的。还有一个则是村子里的,人聪明,算是“偷”学成才吧,趴镇上私塾外头偷听,学会的识字,就是那个懂农事的考生。

知道大家急切地想要知道成绩,闻九霄也没有耽误,第二天就张贴了红榜。得中者名字的后面还注明去处。比如那个懂律法的,后面写着的是“入刑房”。

不过最上面的宋义安却不同,没有明确的写他去哪,而是写着“跟随卓先生见习”的字样。

不懂的人莫名其妙,懂的人却很懂。卓先生?谁不知道卓先生呀!这可是县太爷的左膀右臂,能跟在他身边见习,这意味着将来这个宋义安肯定能在县衙占一席之地。谁不羡慕?

红榜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桂兄,我中了,你也中了!”马仁海挤得鞋都掉了,但仍不减高兴之色。

桂玉坤又惊又喜,“真的?我中了第几?”

“没有名次,一共就五个人,咱俩排在第二第三,我进刑房,你当文书,可算是熬出头了。”马仁海虽然以前就是小吏,但现在能一样吗?经过采石场的折磨,别说进衙门了,就算让他去种地他都开心。

“是呀,总算熬出头了。”桂玉坤嘴唇抖动,他曾是秀才,也曾意气风发,却遭人嫉妒被陷害科举舞弊。本以为这辈子要死在采石场上了,没想到还有出头的一天。

此刻,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话,“县太爷是个好官啊!”

马仁海不住点头,若不是新来的县太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哪里轮得到他们出头?

“我跟衙门的人打听了,县衙给咱们提供住的地方,走,咱们赶紧回去收拾下东西,今天安置好,明天就要当差了。桂兄你看这城里动静这么大,衙门肯定都忙不过来了。”马仁海拽着桂玉坤。

“对,对,咱们要快点。”桂玉坤想到未来美好的光景,连年劳累的身体都轻快了许多。

“对了,老马哥,你可看到徐元斌的名字?”桂玉坤突然想起来。

马仁海道:“没有……”

“他学问比我好,怎么没有他?”桂玉坤着急。

马仁海还真知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刚跟人打听了,他的学问咱县太爷亲自考较过了,免试,直接进衙门当差。”

“原来是这样,太好了。”桂玉坤放下心来,大家同命相连,又都是读书人,难得能说到一块去,自然希望彼此都好。

第373章 培养人才

宋家。

“中啦!中啦!中了第一名!”宋家看榜的小厮飞奔而来。

厅堂里焦急等着的宋家人精神一振,宋家主满面春风看向二儿子,“立贤果然没让为父失望,吾家麒麟儿!”

本来沉着脸的宋立贤猛地抬起头,“我,我中了?”又惊又喜,满脸地不敢置信。

“可不就是你中了吗?除了你,整个山云县谁有能耐中头名?”其他人纷纷奉承,无比羡慕。

唯有宋义安袖子里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神情说不出的失落,却又不好表现出来,硬挤出一抹笑容,只那笑比哭还难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