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533)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真的?”余枝惊喜,扑到闻九霄跟前,讨好地奉承,“我就知道三爷英明神武,有勇有谋,乃天下第一奇男子也!”

闻九霄却嘴角抽搐了一下,余小枝一高兴就乱用成语,这毛病还能改不?

“你呀,能少让我担心就比什么都强了。以后再出门必须带足人手。”这一回也是他大意了,之前她都是在城里转悠,谁能想到她会跑到沙池县地界上去?

余枝很抗拒,想说根本就不需要,她和贺晓蝶两个就能大杀四方。但对上闻九霄幽深的黑眸,妥协了,“好吧,听三爷的。”

反正她最近不出门了,至于以后,她带多少人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吗?大不了她就专挑他不在的时候出门。

闻九霄看着她闪烁的眼神,还能不明白她心里想什么?也没说破,只暗暗打算让人盯紧了她。

宋义安进了衙门之后,闻九霄与他谈过话之后,发现他在庶务一道上特别精通,对山云县的各个村镇了如指掌,甚至能说出哪个村子的地多地肥,哪个村子土地贫瘠,一半口粮全靠山里野菜野果接济。

闻九霄大喜,没想到还挑出个可用的人才,便交给了他一项任务,那就是普查人口。过年时发年礼他就发现了,县衙存着的户籍册子太陈旧了,没有及时更新。不少去世多年的老人还在册子上,而有些七八岁大的孩子,居然还是黑户。

山云县地广人稀,村子住得也分散,有些村民为了少交人头税,就会少报或瞒报家中的人口,所以普查人口还得做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为此,闻九霄不仅给宋义安调了记录的文书,还给了他四个护卫。

宋义安激动万分,深知这是县太爷对他的考验和看重,他一定要把差事做好,不辜负大人对他的赏识。虽然他才进衙门几天,却为大人雷厉风行的行事方式所折服。大人是个好官,是个愿意为百姓干实事的好官,跟着这样的大人他一准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宋立贤没能考进衙门,自觉没脸见人,日日把自己关在房里。他没考进去也就罢了,偏自己一向瞧不上眼的大哥却进了衙门,这让他如何能甘心?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一言不发,可把他爹愁怀了。

好好一个秀才儿子,因为这个打击颓废了,宋家主每每想来都觉得不值当。儿子既然能考中秀才,才学肯定是不差的,别的就不想了,做个抄抄写写的文书总行吧?要不让大儿子帮着引荐一下?一次考试能看出什么?何况考的还都是立贤不擅长的,他又年轻,难免紧张,没考好也情有可原。

只要人到了县太爷跟前,日子长了,县太爷就知道立贤有才了。

宋家主还是对次子报以极大的期望,认为他是有真才实学的,上一回考试不过是失误而已。他在长子跟前旁敲侧击了好几回,奈何长子都不接,要么就拿话岔了过去,这让他很是气恼。偏这个长子跟以前不同了,他也不好再像以前那样教训。

宋义安明白父亲的心思,也知道一家兄弟该守望相助,可二弟那样的性子,他敢帮着引荐吗?他自己在衙门都还战战兢兢呢,哪敢揽麻烦上身?

好在他忙,早出晚归带着人下村子,爹就算对他不满也找不到机会训斥他。就是心疼媳妇,还得留在府里看娘的脸色。

很快,宋家主就知道长子在忙什么了,眉头皱得紧紧的,这可不是件好差事呀,又累又麻烦,不是说长子很受县太爷的看重吗?他不得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了。

宋立贤的反应就直接多了,嗤笑一声,一脸的嘲讽。这样才对嘛,就凭大哥,能得什么县太爷看重?就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怎么样,露馅了吧?他就该干这样又苦又累的差事!他这一辈子都是打杂的命。

颓废了好多天的宋立贤,居然因为他大哥下村子普查人口,愿意出院子了!

不得不说无知真可怕。

这时候,京城武安侯府也收到了闻九霄的家书。

第381章 京城来人

“老三两口子太不容易了,我大孙子也跟着受苦了。”侯夫人看了信,心里很难受,“我老三长这么大,何曾受过这样的苦头?侯爷,你倒是说句话呀!”

见武安侯一言不发,侯夫人十分不满。

“说什么?”武安侯沉着脸,自打老三临走时跟他说的那话,他提着的心就没有放下过,平时要么在羽林卫所,要么在府里,连应酬都不出去了,要多低调有多低调,生怕哪里碍了皇上的眼。

他时时关注着宫里的消息,就怕听到安乐公主人没了的消息,他还悄悄地去护国寺上香,祈求安乐公主能平安无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