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639)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回到家里,宋夫人抱着儿子就不撒手,“我儿瘦了,我儿吃苦了。”

母子两个抱头痛哭,宋家主在一旁也是眼圈发红。只道:“回来就好。”落榜的事和离家出走的事果然一句都没提。

这次落榜了不要紧,宋立贤还年轻,三年后再考便是了。

不过经过离家出走这事,宋家主也意识到儿子身上的缺点,就想让他先谋个差事干。他好几个同窗不都当了夫子吗?这就很不错,一边教学生,一边复习功课,两不耽误。

宋家主先找长子商量,想让他帮忙推荐。

宋义安想了想,也同意了。新开的学堂还是缺夫子的,以二弟的学问,教教识字,《三字经》之类的还是能胜任的。

宋家主很高兴,拍着长子的肩膀赞许,“一家子兄弟就该这样,等你二弟出息了,不会忘了你的恩情的。”

宋义安笑笑,没说话。他不在乎二弟记不记他的恩情,他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宋家主又去找二儿子,宋立贤犹犹豫豫,最后也同意找个差事做了。不过他不去新开的学堂,他要去县学做教谕。

“爹,您想,学堂的夫子都是些什么人?张世山,考了十几年还是个童生;马齐贤,他连个童生都不是;还有李聪和丁善,他俩才念了三年书,夫子都骂他们是榆木疙瘩不开窍,也就字写得端正点。儿子堂堂一个秀才,怎么能跟他们为伍?儿子的脸面还要不要?外人会怎么看咱家?”

宋家主一听还真有些道理,他就动摇了,“那就去县学?可是县学好进吗?县学的教谕得是举人。”

要是儿子这次中举就好了,在县学谋个教谕的差事还不理所当然?宋家主看着儿子,心底再次闪过遗憾。

宋立贤笑了一声,眼底露出讥诮,“文风盛的地方,非秀才不得入县学。咱们这旮旯,县学的学生童生就能进,哦,不是童生家里有银子也一样进,儿子的学问比他们高出一大截,还教不了他们?”

当初,他也是能入县学求学的,不过他瞧不上县学罢了。现在他也瞧不上,不过县学比起那不伦不类的学堂,名声到底要好上一些。

“要不然谋个县衙的差事也行,大哥不是总说忙吗?抄抄写写出谋划策,我也行。”宋立贤又提出。

宋家主可不像儿子这么乐观,当初县衙招人,二儿子没考进去,怕是在县太爷那里留下了不好了印象,想谋县衙的差事怕是难了。就算勉强谋到了,二儿子不如他哥沉稳周全,若是做不好出了纰漏,岂不更让县太爷看低?

“还是县学吧。”宋家主做出了选择,“我找你大哥商量商量。”

宋立贤心里不舒服,“大哥又说了不算,找他商量有什么用?”

“你大哥好歹在县衙里头当差,接触的人多,知道的事多,你要进县学,这里头的弯弯绕,咱外头人哪摸得着门路?你哥帮着引荐一下,不比什么都强。”宋家主耐心道,他这个二儿子,聪慧是真聪慧,就是有些文人的清高。

宋立贤垂下眼睑,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很不高兴。

宋义安听到他爹说,想让他把二弟弄进县学,整个人都惊呆了,“不是,爹,您的意思,还是二弟的意思?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宋家主立刻便意识到了这事不好办,没敢说是宋立贤的意思,只道是自己的意思。

“爹就想着在县学谋个教谕的差事,名声好听。怎么,不好办?”

“何止是不好办?压根就办不了。”宋义安嘴角抽搐,他爹可真敢想。

“不是说县学水平不行,都没人乐意去吗?你二弟好歹是个秀才。”

宋义安道:“那是以前,若是以前,二弟凭着秀才的功名,运作一番,可能还真能进去当个教谕。现在不行了,现在的县学可不是以前的县学了,所有的教谕最差就是举人。您知道总教谕是谁吗?徐先生,正儿八经的的两榜进士,还曾做过六部京官。以前县学就教念书,现在六艺全开齐了,连武师傅都有。

“爹,我早就想说了,现在县学的教谕都是才学高的,让二弟进县学念书吧,有名师教导,总比他自己看书强吧?”

宋家主眼睛一亮,“我回去就让你二弟去报名。”又十分欣慰地勉励了长子几句,这才满意让儿子离开。

第461章 母债女偿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五年。

昔日精力旺盛的花花小姑娘已经七岁了,捡着爹娘的优点随,出落成非常漂亮的小小少女了,任谁见了都心生好感。

然而这只是表象,花花小姑娘是一路招猫逗狗闯祸长大的,“丰功伟绩”比她哥还多。小崽子小时候顶多就收小弟,当当老大。花花小姑娘人家当女大王,不是今儿把这个打了,就是明儿把那个揍了,偏小嘴还叭叭的,把老母亲余枝给气得呀,反正家里成天鸡飞狗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