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外室后我不想奋斗了(707)

作者:两边之和 阅读记录

“不发俸禄,我等如何度日?”

被扯住的户部官员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国库空虚,户部没银子,拿什么发俸禄?这是上头的决定,下官只是个跑腿的。”言下之意你扯着我也没用。

其他人见状,迅速围了过来,“不发俸禄?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就是,不发俸禄我等家计难以维持,如何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不可能,户部不可能没银子的,之前那么多罚银不都进了国库?”

“对,对,必须得给咱们一个说法。”

“不对呀,我一个同乡,在翰林院当差,上午就已经领过俸禄了,你们这是……本哼,官要这就上奏太子殿下,狠狠参你们一本。”

“翰林院真的领过了?敢情这是给咱们礼部穿小鞋呀,同去,同去,咱们一起去求太子殿下做主。”

户部的官员却不慌不忙,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请听下官一言。诸位弄错了,不是不发俸禄,是缓发俸禄。户部真没银子,拿什么给诸位发俸禄?只能先欠着。来,来,来,欠条,人手一张,签字画押就可以领走了。”

可惜没有一个人上前,他们要的是俸禄,要欠条干什么?众人愤愤不平,刚要转身去求见太子殿下主持公道,就听那人又道:“这是太子殿下同意过的,你们去找殿下做主,户部也变不出银子来。”

“是,户部之前是进了一大笔罚银,可诸位也知道,咱大庆家大业大,花钱的地方多着呢。都还没捂热乎就拨下去当军饷了,不信找你们尚书大人问问,前天才运走的,这事他知道。”

“诸位也不要发愁,我们小闻尚书说了,不会少你们一文的,就是暂缓一段时间,朝廷真的困难。诸位身为朝廷命官,朝廷有难,臣子不得挺身而出吗?又不是不发了,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关系?”

大家一听是太子殿下同意了的,便开始迟疑了。要不发都不发,又不是我一个,我若去求见太子,岂不是让太子厌恶吗?

咦,不对呀!不是有人领了俸禄吗?

“为什么有的人领到了俸禄?”

“对,对,为什么有的人就特殊呢?”

户部那官员解释道:“李大人说的是翰林院的牛翰林吧?他农家子出身,家无恒产,一家七八口住在租的房子里,一大家子全指着牛翰林的俸禄过日子,真要不发他的俸禄……总不能逼他去死吧!朝廷命官哎,不体面。”

紧接着话锋一转,“李大人您就不一样了,您出身豪族,压根就不指着这点子俸禄过日子,就不能体谅体谅朝廷的难处吗?若这么点事都斤斤计较,还有没有同僚情谊了?”

一番话说得这位李大人脸色都变了,想反驳又怕被扣一顶“不体谅朝廷难处,没有同僚情谊”的帽子。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说话了,“那我呢?我跟牛翰林是同乡,也是农家出身,房子虽不是租的,但也家无恒产,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

户部官员笑了,“赵大人,您跟牛翰林怎么能一样呢?您虽然也是农家出身,可您有个好岳家呀,您家夫人嫁妆丰厚呀,您有没有俸禄,日子不一样过吗?虽说嫁妆是女人的私产,可夫妻一体,您又夫妻恩爱,赵夫人总不会不管您吃喝吧?再不济,不是有欠条吗?您交与夫人便是了,总能兑换成银子的。”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这位赵大人,赵大人的脸色比那位李大人还要难看,真恨自己嘴快,怎么就多说了一句呢。

户部的这位官员又笑了笑,“诸位大人放心吧,你们各自的情况朝廷都知道,真是日子过不下去的,朝廷也不是一点情面都不讲的。像咱们礼部的张大人、高大人,还有杨大人,家中亦清贫,也是可以领到俸禄的。至于其他大人,就请您稍微等等吧。”

张大人、高大人和杨大人听到自己可以领俸禄,又惊又喜。前一刻又多发愁,现在就有多惊喜!纷纷朝着北面拱手,感激无比,“臣多谢皇上体恤,感谢太子殿下体恤!”

至于其他人,憋屈是有,可谁让他们不穷呢?一个个垂着眼皮,不知道在想什么。

户部的官员把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又放了最后一颗大雷,“哦,还有一事要跟诸位大人说。我们小闻尚书无意间发现了不少欠条,才知道大臣们往年从户部借了银子,林林总总还不少。太子殿下的意思呢,是想让大家归还借银,毕竟国库空虚。不过,考虑到大家都不容易,这欠银便从诸位大人的俸禄里扣了,扣够为止。苗大人,赵大人,李大人,这欠条是存在户部,还是您拿着来户部更换?”

他眉头一紧,像想到什么似的,连忙改口,“算了,算了,忘盖户部的章子了,只能辛苦诸位大人往户部来一趟了。诸位大人,下官就先告辞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