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番外(136)

作者:稷馨 阅读记录

“来人啊,公公累了,送他回驿站休息。”

几个兵甲上前,却被肃容的禁卫军挡了回去,气氛瞬间凝滞,龚唐笑着打了几句哈哈:“孙公公息怒,张将军是武将,您别同他一般见识,下官送您回去。”

见有人递来了台阶,孙兴安倒也不想真在别人的地盘上起了冲突,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龚唐连忙跟了上去,谄媚地笑道:“公公慢点。”

走出郡守府好一截路,孙兴安才斜睨他一眼,念出了他的名字:“龚大人。”

龚唐喜出望外,连忙点头哈腰:“正是下官,公公竟然认识下官。”

“如今朝中上下谁人不识龚大人。”孙兴安讥笑一声,“抛弃蔡州妇孺老弱,逃往隐阳城,待到平定逆贼后,第一个要斩的,怕是就是龚大人您了。”

这话听得龚唐头上的冷汗都快要下来了,他面色惨白的差点跪下:“……公公,下官冤枉啊……蔡州兵力甚弱,又无善战的将领,如何能够抗衡?下官只是想保留最有力的青壮……”

孙兴安理理袖口,进了驿站,龚唐已吓得面无人色了,一同跟他进了驿站,才重重地跪下,膝行着至施施然坐下的孙兴安面前,哭道:“公公救下官一命,下官必结草衔环,报答公公大恩。”

那宦官不慌不忙地看了眼涕泗横流的龚唐,缓慢地说:“咱家且问你,他们说要等待玄甲军后再悬挂人头,可玄甲军从陇原动身,少说也要半个月时间。咱家听他们的口气,怎么觉着玄甲军不日便能抵达?”

龚唐一顿,拼命回想着平日里蛛丝马迹,“……下官是文官,战场之事他们不愿同下官多说……好像,下官曾听张诏将军说过,顾将军并非从陇原出发,而是……梁州?”

“梁州?”孙兴安皱起眉头。

玄甲军驻扎陇原,抵御边境,非诏令不得私纵兵马,可如今却说是从梁州动身,说明顾云嵩提前收到了消息,楚王这么笃定玄甲军到来的日子,那么给顾云嵩递信之人……

孙兴安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意味,不由得大笑几声:“龚大人啊,这下你可是立下大功了。待景王殿下铲除了心头之患,必要重重赏你。”

这话说得意味不明,龚唐却心头大惊,知道自己窥探到了不得了的秘密,他忙赔上笑容:“公公不是想将薛贼的头颅挂上城墙吗?”

“哦?你有法子?”

龚唐点点头:“公公何必怕他们,您手中的可是景王殿下以监国之权发的敕谕,奉此诏至上城楼,这张元德敢抗旨,可将士们不敢,况且他们也不知道张元德拒绝您这事儿,咱们直接来一出——先斩后奏。”

孙兴安露出满意的神情,同龚唐对视一眼,算计的精芒在二人的眼中闪动着。

第八十二章 城破

祁邵眯眼看了看远方隐隐约约显露的城墙,又看向身后士气不振,面容疲乏的将士们,对薛怀忠道:“舅舅何必连夜让大军赶往隐阳城,何将军身经百战,如何攻不下一个小小的隐阳?”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并非经验二字可论,近乎十日还未能等到何将军的捷报,臣怕出了乱子,还是让大军的主力前去才能稳妥。”

薛怀忠也看了眼萎靡无力的兵卒,知道他们是在蔡申二州好逸恶劳久了,如今骤然调动人马,一时间没能习惯过来。

他转头冲着身后的副将道:“去,将后方辎重车队上的二十只雕花檀木箱搬来。”

那副将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大军停滞,众将士纷纷铆足了劲伸长脖子向前看去,只见二十只大木箱被整整齐齐地摞在高大肃穆的战车之上,薛怀忠手持长戟,一把挑开一只木箱,里面摆放着的金银财货在沉重的夜色之下竟还发出耀目之彩来,看得周遭的兵卒眼花缭乱,心神荡漾。

薛怀忠犹嫌不足,又接连挑开好几只木箱,各种奇珍异宝璀璨夺目,分外刺眼。

见他们的心神全部吸引到了木箱上来,薛怀忠才满意地笑笑,高举长戟,朗声道:“陛下有令,待攻下隐阳城后,木箱中的财物尽数与诸君共享!而城中的财物也随你们取用!”

一时间欢声雷动,喜悦期待从最前方蔓延开,全军士气高昂,齐呼陛下万岁。

军队又重新动了起来,明亮的火把绵延至数里,烟尘滚滚,呼啸前进。

直到行至前锋军驻扎的营地,祁邵看着空无一人、四处燃烧着小火的军营,忍不住大惊失色。

一位副将看过四周后来报:“军备损坏,散落一地,何将军走的时候十分的匆忙,像是有什么人袭击营地后,何将军顺着追了过去。”

他蹲下身子,摸了摸马蹄印,朝尧山的方向望去,“末将记得绘着隐阳城山川地形的图上,记载了尧山极其险峻,何将军莫不是突进至山中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