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番外(26)

作者:稷馨 阅读记录

千层巨浪,就此掀起。

第十五章 密谈

自叶榆弹劾完毕后,朝会上顷刻间落针可闻,明明只安静了几息,却好似度过了十几年一样漫长,忐忑、不安、彷徨的情绪萦绕在众人心间,大臣们皆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也不敢出了。

要说表面上最是平静的二人,却是崔锦之和身在舆论中心的首辅薛成益。

皇帝坐在上首,面色阴翳暗沉,沉默了良久,终于冷声开口:“首辅大人,对于御史台弹劾薛氏族人的奏章,可有异议啊?”

薛成益沟壑纵横的脸上却仍是平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令和帝却被他冷静的神色气得拔高了音量:“好!好一个欲加之罪!”

他伸手将李公公手上的奏章重重地拂到地面,青筋暴跳:“这上面悉数记载了他们的罪证,你这话,倒是朕的御史台污蔑你的族人了?!”

薛怀忠咻地抬起了头,刚要辩解什么,却被薛成益用严厉的目光压制了下去。

他仍然回答地极尽从容:“既如此,臣只能暂且卸去身上职务,听候廷尉府判审了。”

言罢,他重重地磕了头,又直起背脊,目光盯着令和帝脚下,一字一句道:“臣问心无愧,多年来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大燕鞠躬尽瘁,如今受奸人蒙害诬陷。”

“但臣相信,陛下乃百年难遇的明德天子,定能还臣一个清白。”

令和帝阴恻恻的目光来回审视着薛成益,居高临下地看了好一会儿,终于开了口——

“内阁首辅薛成益及其薛氏一族暂卸官职,责令闭门候审,未查明前,不得出府。”

又望向诸大臣:“此案交由廷尉府和大理寺共同审理,务必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总算等了退朝,诸位官员都头重脚轻地向外散去,有的人是面色青白心中惶惶,料想此事必定牵扯自身,而有些人却是心中畅快,脚步轻松。

御史大夫叶榆正是意气风发地落了几步,和崔锦之一道落在了最后几步,先是对她抬手微微作揖,随后语调轻快:“今日弹劾薛氏一族的罪证,还要多谢丞相了。”

崔锦之微微一笑,轻缓道:“叶老言重,锦之不过提醒御史台一二。”

“若非丞相看出陛下早有除薛之意,御史台今日又如何敢弹劾呢?”

除薛之意?咱们这位天子怕是还不敢动这个念头,只是薛家势大,世家弟子又多在朝中任职,皇帝渐渐心生警惕罢了。

“崔大人,叶大人,还请留步!”

崔锦之唇边略微勾起一个弧度,她走这么慢,可不是为何和叶榆叙话,而是为了等皇帝的传召。

李公公快步追了上来,还微微喘着气:“两、两位大人留步!皇上口谕,请二位大人前往政事堂议事!”

二人皆随着李公公往政事堂的方向去,沉默间已到了堂前,李公公弓腰侧身,为崔锦之二人推开了门,“二位大人,请吧。”

崔锦之同叶榆一道踏入时,就瞧见令和帝已坐在书案前,面色凝重地看着方才朝会上递来的折子,下首檀木椅已坐了一个人,定睛一看,正是大理寺卿傅和同,见了他们二人,微微点头。

丞相二人先是上前一步,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令和帝头也没抬,摆了摆手道:“赐座。”

崔锦之低头敛目,道了声谢后,坐上了御赐的木椅上。

终于看完了数本奏折,令和帝抬起头看向下首的三人,轻声开口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傅和同纹丝不动,仿佛没听见令和帝的话一般,崔锦之更是拢袖而坐,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叶榆心底暗骂这两人,拱手正色道:“今日递上来的奏折,皆由御史台查证收集,绝非闻风而报。”

令和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沉吟了好一会,才哼笑了一声:“首辅今日在朝会上如此言辞恳切,倒真像有人冤了他似的。”

崔锦之冷眼看了好一会,突然出声:“这些罪证记录的薛氏族人,遍布京城,四处分散,有的甚至远在郡县。”

“若大理寺查证起来,落到首辅大人的头上,最多也只是个管教不力,失察之罪罢了。”

剩下二人纷纷屏住了呼吸,令和帝的脸色也随着崔锦之的话渐渐沉了下去,他扣着桌案,良久,忽地笑了一声:“这么说,朕还动不得他了?”

“薛家势大,根系盘根错杂,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军队之中,都有其族人。”

崔锦之仍是不急不缓,“陛下本是仁德之君,却让他们一步步膨胀了野心,登基数年,却还要处处受薛氏之制。”

此言一出,气氛顷刻凝重,叶榆与傅和同齐齐变了脸色,立刻起身跪了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