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成大美人的丑妹妹(14)

作者:小小幺 阅读记录

傅香见大姐问,就知道有门,根据原主的记忆,在凤山县那边,海蜇也就毛把钱一斤。

但这是市里,还是不能以市场价论的交易,所以她就要了两毛一斤,想着要是要高了大姐自然会还价。

大姐听了价格,眼睛明显一亮,嘴巴上却还是嚷嚷道:

“这也太贵了,一毛五一斤卖不卖?”

傅香没错过她的表情,心里有了底,于是笑道:

“既然大姐诚心想买,我也不能一分不少,要不这样,一口价,三毛五两斤,要是大姐你同意我就给你称,要是不要也没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下次再来照顾我生意也是一样的。”

“你这小同志,这嘴巴还挺会说,得,就冲你说话大姐爱听,称两斤。”

大姐虽然是得了便宜还要揽一波人情,但毕竟是第一个顾客,傅香自然得服务好了。

果然,旁边几个大姐见了,只留下一个放哨的,其他几个都围了过来。

总共二十来斤海蜇和裙带菜,就被这几人给瓜分了。

反正这东西放的时间长,买多些也不怕坏。

买完东西,有个鼻子尖的大姐忽然道:“小同志,你这背篓里装的是什么。

傅香闻言,就知道大生意要来了,于是将背篓上的布掀开让她们看。

几个大姐一看,立刻就被那香味给馋到了,随后那个鼻子尖的大姐道:

“这炒好的小章鱼怎么卖?”

“一块一斤。”

几人连连摇头,直道太贵了,吃不起。

傅香见状解释道:“这要是按生章鱼价格来说,确实贵了,但这章鱼炒熟后缩称不说,还费油。

另外我还加了白糖,还有在香江那边很出名的蚝油,这一斤能装两盘,你们要是去国营饭店点,一盘最起码就得一两块钱,而且没票还不一定能买得着。”

几个大姐虽然被她说的有些心动,但还是觉得不如买肉吃划算。

“要不这样吧,你们先尝尝,要是不好吃可以不买。”

傅香说罢,就从背篓里摸出一个从家里带来的碗和筷子,夹了几个章鱼腿放到碗里,让她们尝尝。

几人没想到还能尝,自然有便宜不会不占,但等尝完她们就后悔了,这是一吃就上瘾了。

最后又想讲价,但这些熟菜成本确实太高,要是再便宜就没得赚了,不过傅香跟几位大姐说,保证把称给的高高的。

她们闻言,也只能妥协,有人买一斤,也有人买半斤的,甚至还有一个大姐买了二两,说是先买给家里人尝尝,要是喜欢吃下次再买。

傅香闻言也不多话,反正不管买多买少都一样热情对待。

因为没有打包熟食用的油纸,傅香来的路上遇到有荷塘的地方,发现荷叶已经长出来了,就采了不少荷叶带了过来。

还别说,香辣小章鱼用翠绿的荷叶打包,看着让人更有食欲了。

傅香给她们打包称重的时候,几人一直在不自觉的咽口水。

几人买东西的时候,被不少路过的酒厂职工看见了,又有大姐们的热情介绍,傅香带来的小章鱼和生蚝肉很快就卖光了。

随后又有人好奇她的那只水桶里装的是什么?

傅香笑着打开给他们看。

“这么大的海参,难得还是活的,小同志,这么卖?”

这次问话的到不是大姐,而是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看来还是男同志对海参这类海鲜比较感兴趣。

“同志你要是诚心想买,一口价,一块钱一只。”

海参在这个年代什么价格,傅香还真不知道,就连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

但她现在相当于在黑市做生意,价格也不是能以正常市价来衡量的,更何况还是活海参。

因此她也没打算按斤卖,而是论只卖,她报了个至少让她和宋玉有得赚的价格。

男人闻言,竟然价都没价,就把十六只海参都买走了。

他不知是不是要送人,最后还花了两块钱,把傅香那只装着海水的木桶也买走了。

傅香心说,难道是我价格报的太低了?心里有些小后悔,但转念一想,也有可能是那位同志有钱豪爽,懒得还价。

她在心里自我安慰了一番后,发现还是卖海参最赚钱。

只是海参可不是那么好抓的,要不是宋玉有赶海经验,又是大潮期去的,他们也抓不到这么多。

卖完东西,傅香按照刚才跟买东西的大姐打听到的地址,先去了趟黑市那边,费了好大功夫,才买到一张一斤的油票。

虽然油票的价格,比油本身的价格还贵,但没办法,还得买,不然她这海鲜熟食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而且他们赶海是无本买卖,除了人工也就这些调料花钱,所以即便油和糖这些东西真的很贵,但还是有得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