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帝师系统(科举)(25)

作者:侍女的短刀 阅读记录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格魅力?

李时居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那么公主是想通读诸子百家,成为一代名儒,还是有别的打算?”

陈音华讪讪地一笑,“不不不,我没那样的本事。”

李时居明白了,若是如此,她倒是有了个主意。

《皇明太学志》曾提及,前朝国子监里有弘武馆,专为武举人如常习练而设,只是大邾的武科至今未正式开办过,世人便忘了还有这一门入仕的途径。

监生们虽然也注重练习武艺,但大半心思都放在进士科上,那弘武馆便荒废许久,无人问津。

不过既然陈音华只想习武,那么与其曲线救国,不如直奔目的地。

反正公主拥有全天下最大的靠山,只要皇上乐意重开武举,那么不就可以逃过内班考,直奔弘武馆了吗?

于是李时居朝她一挑眉头,“殿下听说过武科举吗?”

陈音华放下手中茶杯,眼光猛地一亮。

-

公主的办事效率很高,到了国子监启学之前,满京城都流传起了朝廷重开弘武馆,三年后大办武科举的消息。

而侯爵府中,李时居也接到了正式启学的通知。

五月初一日,所有监生一并到场,在新科三鼎甲的带领下前往孔庙,行“释褐”大礼,随后再回国子监登录名册,分发典籍。

果不其然,在集贤门外,李时居看见劲装打扮的陈音华,领着霍宜年和蔺文柏两个穿端严澜衫的监生跟班,一脸意气风发。

“时居兄!”陈音华主动向她拱手。

“音华兄!”李时居疾步走过来。

霍宜年十分纳罕,“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又亲如兄弟了?”

陈音华瞥他一眼,“你别管,反正……时居兄都知道。”

霍宜年明白了,摸了摸额头,转去和蔺文柏寒暄:“今日太阳毒辣,释褐礼一站就是半日,孔庙那前头没遮挡,我这副皮肉又要遭罪了,不过能见一见薛探花,便也觉得没那么难熬。”

蔺文柏嗟叹:“那本《探花笔记》编得真是好,大邾这么多年,头一回有人乐意把自己科考的心得分享出来,光这份气度,已注定不是凡人。”

一旁站着的李时居在心中得意洋洋地哼了声,倒是陈音华揶揄霍宜年:“你本来就很黑,无妨再黑些。”

霍宜年气短地争辩,“你眼下尽管说俏皮话,待会儿三殿下来了,少不得要杀鸡儆猴。”

“他不会。”陈音华昂起下巴,“我跟父皇提了武科举,三哥听说是我的主意,头一回当着崔祭酒的面称赞我聪明!”

又看了眼身边微笑不语的李时居,笑嘻嘻道:“当然,少不了时居兄的建议。”

李时居有些意外,“三殿下今日也要来参加释褐礼?”

“是啊,”蔺文柏理了理衣领,“时居兄是他推荐的俊秀生,说不定礼毕后,殿下还会单独提点你几句呢。”

李时居心头一紧,先前一直记挂着完成系统任务,但蔺文柏说的没错,她进国子监的名头太罕见了,又与陈定川脱不了干系,往后入学,指不定隔三差五就会见上一面。

但是和未来一把手攀上关系,早日当上他的左膀右臂,平步青云,不是她一直以来的打算吗?

怎么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会无端感到心慌呢?

她脑中胡思乱想,那边一群大臣已经带着三鼎甲到场,孔庙大门张开,监生们鱼贯而入。

蔺文柏他们忙着观仰薛探花风采,一股脑儿只往前涌。

李时居则拉着陈音华的衣袖留在后头,竭力避免她和薛瑄过早产生接触。

正走了一半道儿,在持敬门下磨磨蹭蹭时,身后却有一道嗓音响起,玉石一样温润好听——

“李时居,你过来。”

第13章 孔庙

春夏之交的日头金灿灿洒了满地,即便是朝阳,也已有了灼人的热度。

李时居转过脸,朝声音来源处望去,被铺天漫地的光芒刺得睁不开眼皮。

一个颀长的身影靠过来,在梧桐树下站定,还没等她看清,旁边的陈音华已经一吐舌头,小跑着往前追寻霍宜年和蔺文柏的脚步了。

既然对方点了大名,她只能不情不愿地蹭过去。

幸好今日已经提前服下陈音华给的宫中蜜丸,绝对不会叫人看出女儿身的破绽。

走得近了些,有了梧桐叶的遮蔽,李时居才看清那人面容。

——冤家路窄,竟然又是三皇子陈定川。

“三殿下。”李时居走过去作了个揖。

微凉的风里,他穿一身老气横秋的镶边靛蓝宽袍,微微舞动的衣袂上印着树叶的碎影,眉宇间便染上了盎然的少年气。

她忽然发现,他虽有学问做得极好的名声在外,其实还很年轻,看起来不过二十四五岁年纪,比前世的自己没大多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