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帝师系统(科举)(33)

作者:侍女的短刀 阅读记录

李时居撇嘴一笑,霍宜年对陈音华那份心思,除了蔺文柏那个一心扑在圣贤书上的傻子,估计所有人都看出来了。

这几日他们要准备内班考,弘武馆那边也有考校,夏日衣衫穿得薄,公主皮肉娇嫩,少不得要受些皮外伤。

而霍宜年也不知是听了谁的建议,竟偷偷弄了些绣线和布垫,笨拙地给心上人做起护膝护腕来了。

“别说我了。”霍宜年将一团针脚七扭八扭的布头扔进书箱,“你昨晚又做什么去了?难不成背着我们去喝花酒,竟困成这样?”

李时居扶了扶额头。

昨晚刚从北镇抚司离开,还没走上巷道,就遇见面色不善的江德运,以及他身后上百名锦衣卫,皇帝班师回朝也没这么仗势压人。

为了躲开他们,她不得不另换远路,从西便门绕到山川坛,才回到侯爵府所在的正东坊。

匆匆擦洗一把,躺回床上的时候,天都快亮了,囫囵歇了一个时辰,跟云氏回禀了昨夜与李慎见面谈话的情况,才掐着点赶到国子监。

“家中有些事,”李时居含糊地应付他,“武德侯家不是只剩夫人小姐了么,我爹让我去跑跑腿。”

霍宜年“哦”了一声,垂着头开始闲聊,“武德侯家的那个姑娘,性子奇怪得很,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却鲜少出门,全让家丁成箱成箱地运回府中……她叫李什么来着,我爹曾经提过一回,让我去相看相看,我当时就给拒了。”

李时居生怕被认出来,心头一紧,“表妹也还好吧……不过是少时不在京中,教养得没那么精细。”

霍宜年还在拨弄丝线,三心二意地回答:“是啊,还得是宫里的姑娘,能弄得了琴棋书画,也能弯弓提剑上沙场。”

这会儿抱厦内又热闹起来,别景福讲得口干舌燥,趁着他喝水歇息的功夫,前面的监生将考勤本往后传。

国子监实行画圈制度,监生们每出勤一天,便用朱笔在本上自己的名字下画一个红圈,若是缺勤,助教收本时便会用墨笔画黑圈来表示。

李时居提笔在名上画好,吹干笔迹,再满意地看了看属于自己的一排红圈,然后才递到霍宜年跟前。

对比霍宜年不时要去弘武馆看望陈音华,或是和三五旧友外出吃喝,动不动迟到早退的记录,启学小半个月,她还没有一次缺勤过,原因无他,学规上说了,圈够七百个圈,方能够有升入率性堂,也就是国子监高级班的资格。

在完成了第一个主线任务,又同时接到了第二个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和特殊任务后,她的基础属性也跟着发生些许变化。

比如政略往上浮动了2点,军事实现0的突破,浮动1点,声望受俊秀生那件事的影响最大,目前已经到15了。

她不知道到了哪一个数值才算是完成了帝师系统的任务,不过要想早点抵达终点,成为本朝令人闻风丧胆的卷王,总之绝对不能缺勤,认真听课,遇上别司业这样的讲课水平就抓紧时间自学,尽快升入率性堂和诚心堂,赶上三年后的春闱,这一定是没错的。

堂间纷纷扰扰,李时居却独自安好,她抓了抓额角,往后翻看起手上的那本《大邾律》。

谁料站在最上头的别景福挺了挺腰板,迈着方步走过来,用扇尖一点堂下唯一看书的监生——

“你就是那个俊秀生?”别景福脸上有一种恃才傲物的不屑,目光向下,俯视着微微愕然的李时居,“说说看,《大邾律》以何而立,当今圣上令你我读书人明刑弼教,讲读律令,又有什么用处?”

第17章 律法

李时居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穿书者,真是顶顶运气不好的那一个。

先是穿来好几个月才将系统和任务搞到手,然后老爹和老哥又脱离剧情走向,导致她的人生从侯府大小姐变成没钱的国子监生。完成第一个主线任务后拿到的奖励也时灵时不灵,好不容易第二个主线任务有了眉目,对方却似乎看不上她。

但是别景福问的恰好是律法。

——巧了!就在穿书之前,她被单位拉去参加了一个“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内涵”征文读书比赛,熬夜猝死前,正认认真真地梳理古代律法的发展脉络。

大邾虽然是个架空朝代,但是律法上还是植根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套来一用,十分合理。

于是李时居阖书起身,站得笔直,“明刑弼教,讲读律令,是朝廷面向官吏的普法工作,一方面,官员熟读律令,才能正确剖决事务,另一方面,百官将律法烂熟于心,才能更好地向百姓普法,从而达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未讼者可戒,已讼者可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