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177)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的。

啊,我/老夫/某/在下的小金库(小屁屁)保住了。

对考课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秦鱼打算发动全栎阳的百姓们搞一次评比大赛,没有惩罚只有奖励的那种,一来庆祝丰收,二来也是活跃一下氛围,给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一些趣味性。

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其他乡啬夫们都欲言又止。

秦鱼:“诸位有什么建议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毕竟,动员乡里的百姓们参与的,还是你们这些基层官吏。”

西乡的乡啬夫自认在秦鱼面前有些许薄面,他站出来道:“非是吾等不尊上令,而是商君有云: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

秦鱼听明白了,最近他在学《商君书》,这段话就出自垦草令,意思是不要让县里的百姓们耽于奇装异服和音乐享受之中,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耕种田地了,要是在耕种的时候听到美妙的音乐,看到了流行的美丽衣服,就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要杜绝百姓们接触这些。百姓们不接触这些,他们就会一门心思的都放在耕种上,这样,荒地就可以得到开垦了。

总结起来一个词:愚民!

秦鱼笑道:“我自然是不敢违反商君的律令的,咱们既不搞靡靡之音,也不搞声色犬马,咱们只是将考课的范围扩大,深入百姓们的生活中去,好让他们有些羞耻之心,不要落下优秀的人太多,鼓励他们更加勤勉耕种罢了。我想,就是商君在世,他也不会阻止我的吧?”

众乡啬夫们面面相觑一番,他们听着秦鱼这话,有道理的很,但同时又觉着有不对劲之处,至于哪里不对劲,他们也说不上来。

但最终,秦鱼的这个提议,还是通过了。因为秦鱼又加了一句:“对了,我打算将这个提议连通栎阳的爰书一起送往咸阳,能不能做,听听大王怎么说如何?”

众乡啬夫们脸上都不约而同的露出欣慰的笑容来,若有大王同意,他们自然也要支持啦,没毛病啊。

随着栎阳爰书送去的,有几十瓶子的玫瑰花露和精油,以及,新榨出来的大豆油。

自从烧煤炼焦进入平稳发展之后,焦炭多了起来,右工室正在加紧将生铁百炼成钢,钢的进度没有多大进展,但将铁

器铸造的更结实更耐用却是已经实现了。

秦鱼提供了一个利用螺丝一层层加力的研究方向,很快一片片带螺丝纹的铁盘就做了出来。不论是用机械力、畜力、还是人力,只要压力足够,冷榨黄豆油,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或许是秦鱼送的礼物实在是讨秦王欢心,第三日,秦王的诏令就送到了栎阳,诏令上,秦王对秦鱼不吝褒奖,还要栎阳的众官吏们都要以秦鱼马首是瞻,全力辅佐他,将栎阳治理的更加民富兵强。

行了,第一届栎阳考课大赛办起来吧。

考课分田禾和牲畜两部分。

田禾分为菽部、麦部和粟部。

牲畜则分为牛羊马部、豕部和禽部。其中,牛羊马部之所以归位一类,是因为这三样牲畜,大部分百姓们个人是没有能力养的,因此,这一部,是为各乡的厩院特地单设出来的。当然,若是家里有饲养牛羊马的,觉着比乡里的厩院吏们养的好,也可以拉出来比一比。

秦鱼在明告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明,此次考课,没有惩罚,只有奖励。特设:

特等奖一名:十斤盐、十袋肥、一匹布、一千金(一千个秦半两)、一块肥皂。

一等奖一名:五斤盐、十袋肥、一匹布、五百金(五百个秦半两)。

二等奖两名:三斤盐、五袋肥、一匹布、一百金(一百个秦半两)。

三等奖五名:一斤盐、一袋肥、半匹布、十金(十个秦半两)

参与鼓励奖五十名:二两盐、一袋肥。

单从奖励就可以看出,秦鱼是将肥和盐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每一个奖项都必有肥料,就是要在明年加强肥料推广的意思。

凡是听到此明告的百姓黔首们都奔走相告,秋收后的整个栎阳都沸腾了起来。

秦鱼先让各乡啬夫和部佐们回乡主持先期的选拔海选活动,等到十日之后,将会在栎阳都邑的西市,进行一个总考,选出以上奖项得主。

为了能让此次群众考课更有权威性,秦鱼特地进了一次宫,请太后出来做此次考课的总裁判。

秦鱼到的时候,太后宫中已经做了两个老头了,个个博带高冠,看着很是威严。

秦鱼认识这两个人,一个是城东的高氏,一

个是城南的荆氏,都是楚国人,如今在栎阳,也是响当当的贵族。

秦鱼率先给这两个老头行礼:“见过高翁,见过荆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