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262)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他们原本想的是表示顺从,然后还是在此继续放牧,但白起在此驻扎了小半个月,先是派人在周围能耕种的土地上种上菽,然后用辎重里带着的石磨磨豆腐,然后拿出羊毛剪和羊毛梳,说是要跟他们购买羊毛。

两个酋长就很莫名,这秦军,买羊毛做什么?做羊毛毡吗?

白起让人给两个部落里的牧民们展示用羊毛纺织的洁白布匹,告诉他们,他们放牧养殖的长毛山羊身上的毛,就可以纺织出这样的布匹出来。

................

白起也不管这些牧民们信不信,他只是让人拿出十匹布,两袋盐,一袋子半两钱,交给这两个部落的酋长,其态度之强硬,让这两个酋长不换也得换。

但其实,这两个酋长,并没有反抗拒绝,他们没理由拒绝啊,用羊毛就能换来布匹和盐巴,是他们赚了好不好。

在这小半个月里,秦军跟他们和睦相处,教他们如何剪羊毛,如何梳理羊绒,教他们磨豆子,教他们发酵酸奶和制作奶烙,他们还教他们如何看天时耕种五谷,跟他们讲他们在秦国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他们不用迁徙放牧,如果不是参军打仗,他们可以

一辈子不用出他们生活的乡里。

他们跟着秦军吃了半个月的粟米饭和麦饭,秦军则是吃从他们这里购买的牛羊肉,他们相处的就跟自家的亲兄弟一般。

白起要继续向西走,他走的时候,告诉这两个部落的酋长,如果他们不迁徙,归顺秦国,如果有敌人来犯,他们就要听秦军的命令抵御侵扰。原本这两个酋长还很忐忑,但白起话风一转,他道:“我打算派人回秦国送信,你们有意愿的话,可以带着你们的族人去秦国定居,你们带去的牛羊,可以为你们换得安身立命之所。”

这两个酋长一商量,干脆就跟着送信的人来秦国了。

秦鱼听了传令兵的述说之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两个部落酋长,是不是太好骗了?

虽然他们带着自己的部落族人有两千多人,但这里可是秦国的腹地,这两千人,还有一半是妇孺,不亚于狼入虎口啊,这来了,想再回去,可就难了。

但不管怎么说,看在五万只牛羊的份上,秦鱼也会好好的安置这两千人的。

从乌鞘岭到栎阳,距离可不短,白起带着五千骑兵,走走停停的看着方向探路走,也用了近一个月,这两千人赶着五万只牛羊放牧走过来,足足用了两个半多月,这还是草木丰盛的夏季,牛羊一路走一路吃饿不着,还能沿途跟秦国的乡里百姓们换取一些粮食,这要是早春和秋末的时候,他们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带着这么大宗的活物顺利来到栎阳。

秦鱼亲自接见了这两个部落的酋长。这两个酋长见到秦鱼的时候,非常惊奇的打量了秦鱼好几眼,才按照礼节跟秦鱼行礼问好。

他们没有质疑秦鱼的身份,因为秦鱼是穿着他的公子礼服来的。

他这么一身行头穿在身上,一看就地位不凡。这两个酋长并不是没有见识的牧民,他们常年生活在乌鞘岭一代,也往河西走廊更深处放牧过,他们不光见过月氏王,还见过乌孙王,就是秦国边境的王公贵族们,也是远远瞧见过的,他们对秦鱼众星拱月和非同一般的架势,非常熟悉,也非常容易接受。

果然,他们在听说秦鱼是秦国的公子之后,态度更加恭敬了,脸上还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认为他们受到了礼遇,那个白起将军,果然没有骗他们。

他们

来到秦国定居,果然会换得安身立命之所。

秦鱼还不知道,这两个部落酋长,将他当做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了。

秦鱼先是将他们的族人带至栎阳东乡和都乡公田的交界处的一片空地上,他跟两位酋长说,这是划给他们的居住地,而牛羊数目太多,都乡里放不下,需要赶到北乡草原那边饲养,他们可以派遣一部分愿意跟去的牧民去饲养牛羊,剩下的牧民和族人,可以选择去新辟出来的工室里梳洗羊毛,也可以选择耕种土地,总之,秦鱼只表达一个意思,他们既然已经来了栎阳,那么,他这个栎阳令,就会将他们当做栎阳的百姓一样的对待。

不仅如此,他们因为是外地人迁徙到秦国定居,按照秦国的法令,可以享受三年的免赋税政策。

哦,你问什么是赋税啊,来我让我们学室里的弟子们给你们好好讲讲我秦国的法令,从此以后,你们不仅要遵守秦国的律令,还可以让你们的子孙去秦国的学室里学习秦律哦,学习优秀者,可以做官哦......

秦鱼这边一边安排人和牲畜安顿下来,一边去给秦王那边打报告,说明他这边的情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