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290)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没错,秦王想让荀子这个儒家最重礼的大贤,为秦国主持立太子的仪礼。

要说秦国没有立太子的仪制,那是不可能的,但秦国一开始作为边陲小国,本身受到周礼的熏陶就是最少的,在某些国君即位太子继立甚至是祖宗祭祀上,都很粗糙,甚至可以说是野蛮。

如今荀子来到秦国,秦王想让荀子规范一下秦国的国礼,真的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为了表示尊敬和郑重,秦王将国事暂时交给范雎,他自己则是亲自赶到栎阳,拜见荀子。

在面对当世大贤上,历届秦王都非常放的下面子和身段,秦王来见荀子,就是用的拜见礼节。

秦王见到荀子的时候,荀子正跟阿瑞斯蹲在沮水河畔的工地上,两人一边两手捏着韭菜盒子吃的香甜,一边听阿瑞斯回忆红海的肥沃和爱琴海的好风光呢。

荀子听的心向神往,表示非常想去看看异国他乡的不同风景。

阿瑞斯则是趁机鼓动荀子带领秦国的铁骑,随他杀回塞琉古,等他当了国王,他就将幼发拉底河最肥沃的土地分封给荀子......

完全无视了荀子七旬高龄只能骑着毛驴慢慢走的事实。

站在两人身后听着阿瑞斯发白日梦的秦王黑脸了,转头问跟在身边的秦鱼:“这个阿瑞斯,他脑子没问题吧?”

秦鱼嘴角微笑的弧度都没有变:“我觉着,他说的并不是没有可能啊。”

喂,正在给人蒸大饼呢,您这样说话,小心把饼给戳破了,眼前的这个‘王子’,人家可不是傻瓜,听得懂你话里的意思。!

第105章 异人

荀子不愧是礼学大家,他跟秦王的会面既有君子之交的自持,又有臣子面对君王时候应有的恭敬。

秦王没有一上来就邀请荀子为秦国主持立太子的国礼,他先是向荀子问政,似乎这个时代君王,在遇到贤才的时候,若是不能问政,就不能表现对贤才的尊重似的。

荀子向秦王讲述了自己的王道,但很可惜,秦王就跟他的祖父孝公一样,都是喜欢霸道的君王,荀子的王道,并不符合秦王的预期。

秦王有些许的失望,但又没有那么多的失望。秦鱼在奏章里已经跟他说个清楚明白,荀子自己本人或许不会符合他的期望,但他教出来的学生,可以为秦所用。

荀子如今已经名满天下,但他的弟子们,都是寂寂无名之辈,为了能一展所学,其治国思想和方法,只能向他这个君王靠拢。所以,荀子可以不在秦国的朝堂,但可以在秦国的学宫。

想通此点,秦王对荀子的热情又高涨了几分,他换了个思路,说明他一直就想在渭水河畔建立一所学宫(灵机一动才想出来的),但他既不懂如何建设学宫,又寻找不到一位让他满意的大贤来做学宫的祭酒,以至于焦急的夜不能寐,头发都白了几根。

旁听的秦鱼不由眼睛往秦王的头发上去瞟,嗯,是有几根白发,但也只有几根,相比于秦王的实际年纪,他表现出来的这几根白发,实在是很令人羡慕。

秦王给了秦鱼一个警告的眼神,继续痛心疾首的表演:“......寡人实在羡慕齐国能有一所稷下学宫,如今稷下学宫的祭酒来到秦国,那就是天下文气不弃我秦国啊,寡人亦恳请荀子不弃我秦国,能为我秦国渭水学宫的祭酒。”顺便为寡人主持一下立太子的国礼。

学宫在哪里还不知道呢,祭酒就已经有目标了,这秦王,果然很务实。

荀子笑眯眯:“大王打算在学宫里教授何等学问呢?”

秦王非常光棍的去问秦鱼:“公子可有教寡人的?”

秦鱼:对哦,我只跟你说一定要将荀子留下来建造学宫,但还没说学宫里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呢。

秦鱼清清喉咙,对荀子和秦王道:“民以食为本,我认为,学宫里应该开一门农学课,请农家弟子来学

宫讲学,教授愿意研究农作物种植的学生。”

“物以工为巧,我认为学宫里应该开一门墨家课,教授学子化腐朽为神奇之技。为了支撑这一门课,来学习的学子必须精通数术、几何、物理......”几何和物理的来历自然是阿瑞斯,秦鱼也很自然的往里面添加一些私活。

“人生病了要治疗,应该有一所医学院。宫室损坏要修建,也应该有一所建筑学院。如今法家和儒家乃是显学,自然也要有法学院和儒学院。我秦国以纵横起家,自然也要有一所......”

“吭咳咳咳咳.......”

秦王警告的看着秦鱼:你小子说什么呢?什么叫做我秦国以纵横起家,我秦国明明是以法学起家!

秦鱼:“......总之,这将是集天下学术之一国的超级大学宫,我秦国兼容并包,有教无类,凡是想来学宫进修的学子,都可以来此上学、游学,然后在秦国一展他们的心胸报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