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303)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如果怀王答应将巫郡和黔中郡给秦国,那么秦王就会把怀王送回楚国,继续做楚王,那么,楚太子就还是楚太子,一切回归正轨。

但是楚怀王非常硬气,就是死在咸阳,都没有答应秦王。

秦王无法,最终还是武力攻取了巫郡和黔中郡。

几十年前的形势重现了,如果熊横真的死了,为了不让楚国、楚太子受到秦国的威胁,楚国的臣子,是真的能做出立新君的事情的。毕竟,现在的楚王熊横,当年就是这样即位的。

楚王熊横,只有楚太子一个儿子,黄歇担心,楚臣会不顾一切的立楚王的近亲阳文君的儿子为新君,毕竟,阳文君可是有两个儿子呢,分一个出来做楚王正好。

为了能不让当年之事重演,黄歇是一定要想法子说服秦王让楚太子熊完回楚的。!

第110章 楚太子

马上就要夏收了,范雎正在跟秦王讨论军功发放和前线粮草供应的问题,王令已经起草好一半了,剩下的还在斟酌。

历来出兵,要么是夏收之后,要么是秋收之后,从来没有春耕之前出兵的。

无他,误农时,伤根本。

但近几年,武安君白起有了开春出兵的习惯,看在六国眼中,那就是杀神果然是杀神,连最基本的三月勿杀生的伦理道德都不顾了,秦国果然是虎狼野蛮之国!

骂名是被白起担了,但范雎要摸着良心说一句,开春出兵的主意,还是他定下来的,白起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不过,范雎可还没有自信到觉着白起是顺他的势,他跟秦王都知道,白起到底是顺的是谁的势。

今年开春,白起攻打南阳,驱散为主,杀敌为辅,整个南阳地区是别想春耕了,韩人跑的跑,散的散,被俘虏的被俘虏,相比于以前的奇兵突袭,绞杀敌军的有生力量,这次白起的作战手法是利用秦军的器械优势平推南阳,占领土地为主,若非必要,不再杀敌。

白起的作战手法改变了,似乎倒退回春秋时期礼而用兵,攻占敌人城郭上去了?

有识之士,在了解过白起攻占下来的土地是如何处理的之后,心中似乎有了一个模糊的念头,秦国,正在以一种更仁善但更彻底的作战方法,征服山东之人。

秦国的征战之策,在粮草充足的供应下,确实已经改变了。从现在起,秦国每攻占下来的一块土地,都要思考,如何收服这块土地上的人心,而不是杀其父祖,掳其妻女,征服他们世代生存的土地,然后从秦国腹地迁秦国之民过来生活。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这是秦鱼引用《三国》里的一段话,范雎觉着很有道理,就用自己的思路,将之转换成更符合秦国实际的新的国策。

那就是,敌人还是要杀的,毕竟战国,是一个武德充沛的时代,要驯服敌国之民,恩威并施,威重于恩,是很必要的。

白起,就正在南阳之地实践这个新的征战策略。他每占领一地,就安排兵尉带着兵卒和俘虏对打下来的土地按照秦人的耕种方式进行补种,补种的空档正

好给韩王跟秦王交锋的时间,虽然这个交锋韩王是被碾压的那个,但过场嘛,还是要走一下的。

就这样打打停停,战争一直在持续,但其实战场上死的人,三五千吧,连之前白起征战的杀敌的一个零头都够不上。

韩人死的少,震慑少,就给了韩王一种其实韩人很能打的错觉。

韩王有了这个错觉,给秦国易地求放过的想法,就不是那么坚定了,将要给的地,答应的也没有那么痛快了。

秦王佯装恼怒,但其实他心里并没有很急,因为这都是假象,都是为了在攻战的同时,不耽误南阳土地上的土地生产,边攻边种,就地收获,能节省很多军粮呢。

等到秋收之后,就是南阳彻底易主的时候,至于能从韩国手里得到多少多余的土地,就看秦国的谋士和韩国的谋士,谁更给力了。

所以,秦王并不着急。

秦国的夏收开始了,南阳因为是补种的,已经耕种过的地上,夏收要晚一些,但之前新攻占下来的土地,要好好的收拾收拾,准备夏耕了。

近几年风调雨顺,该下雨的时候下雨,该晴天的时候出太阳,秦国有看天时、天象的太史,按照太史给出的节令建议,只要大差不差的不要超出太多,一般不会有大问题的。

白起打算在南阳之地早日开始夏耕,这样,等秋天的时候,种下的谷物就可以早日成熟收割了。

不过,白起还是往咸阳送去了奏疏,要粮,要牛羊。

南阳多山啊,山上不能种谷物,放养牛羊总是可以的,还要攻打上党呢,在此地养上一两年的牛羊,军粮基本上能解决三分之一,要早做打算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