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333)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

秦国这边,从河内而来的通过传令兵传递消息就没有断过,每隔一两个时辰就会有新的消息传来。

先是上党郡守拒绝交割,再是上党换郡守了,再是新的上党郡守被请到军营喝酒然后夜里偷了令牌骑马逃跑了......

秦王从一开始的震怒,到现在的麻木,也不过是小半天的功夫。

等到第七日午后,秦王最后接到赵国已经接受上党的消息,他

对着满朝大臣和外国使臣冷笑出声:“上党是我秦国的,寡人就看有谁来敢夺!”

“既然上党之民不愿归顺,那么,寡人就派兵前去攻打。韩国,背信弃义,小人尔!寡人不屑与之为!”

此时,秦王是有些后悔,之前河内撤并撤的有些早了,他应该等上党彻底交割完之后再撤军的。

现在好了,大军已经撤回来了,再等召集,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散朝之后,秦王压抑着怒火回了后殿,此时,一个内侍来给秦王上茶,秦王看到他之后,脸色大变,指着这个侍人大喝道:“左右,将这个无信之徒拉出去砍了!”

这个侍人凭空遭无妄之灾,吓的瘫倒在地,不住的磕头求饶。

原来,这个侍人是韩人,秦王知道他的来历,现在秦王正在气头上,看到一个韩人竟然在他眼前晃悠,如何不怒?

当即就要让人将这个韩人侍人拉出去砍了。

秦鱼终于等到上党归赵国的消息,心里不是不惋惜没能扣住冯亭的,只要扣住冯亭,迅速做好上党与秦的交割,秦军进驻上党之后,这个冯亭是死是活,他说什么话,就都不管用了。

喝酒误事,公子池该死!!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有尽量做好之后开战的前期准备了。

秦鱼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揣着奏疏去后殿找秦王。

秦鱼正走在宫道上,就见两个卫兵像拖死狗一样拖着一个人出来,便好奇问了一句。

秦王怒吼的声音很大,有听到话语的侍人战战兢兢的给秦鱼回答:“大王现在厌烦韩人,见到韩人就要将之拉出去砍了,安平君去见大王,千万别说韩人的事。”

大王宠信安平君,他们这些经常在大王面前伺候的人,可以说是看着安平君长大的,所以才多提醒了一句。

秦鱼听了这话不禁皱眉,开口让拖人的卫兵等等,将那个侍人暂且救下来。

卫兵们为难不已。

秦鱼知道,他们不过是听命行事,就道:“你们暂且等孤片刻,若是一刻钟之后,大王仍旧坚持诛杀韩人,你们再杀他不迟。”

说罢,也不等卫兵答应,就转身大踏步的进了大殿。

满脸愠怒的秦王见是秦鱼到

了,第一句话就是:“韩人欺寡人太甚!”

秦鱼纠正道:“是冯亭与其党羽欺我秦国太甚,跟那些不知情的韩人还是不一样的。”

冯亭说是征求过上党百姓的意见,但百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冯亭难道挨家挨户的,或者将所有上党之民都召集起来,去征求他们是要做赵人还是做秦人的意见了吗?

当然没有,冯亭是士大夫,他的眼中怎么会看到到只知埋首耕种的庶民们?

他询问的是上党郡的郡丞、郡尉等身边的官吏们,是上党郡没有当官但仍旧对政事有话语权的“百姓”。

你去问这些人愿不愿意归顺秦国?

当然不愿意啊,归顺秦国有什么好处吗?是上战场立军功啊还是参加学室考试学习秦律啊?

考试不通过连现在的官都当不了了好吗?归顺秦人,他们九成九的就会沦为最普通的黔首。

归顺赵国就不一样了。归顺赵国,他们不仅可以继续做着祖辈传下来的官爵,还能将自己的官爵传给子孙,他们献地有功,赵国也会封赏他们的,好处不知道有多少呢。

秦王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他眼中怒火喷发:“都是韩国人,有何区别?”

“韩人狡诈无信,寡人要驱逐国内所有韩人!”

秦鱼:“大王是要秦国江山不稳吗?”

秦王:“寡人的江山是秦人的,跟韩人没有半分关系。安平君,你是我秦国的公子,是寡人亲封的安平君,你莫要总是替韩人说话。”

秦鱼正了脸色,对着秦王恭敬躬身一礼,铿锵道:“大王此话错矣!鱼私以为,大王的江山不止是秦国的江山,乃是天下之江山!”

“大王,历代秦主东出,为的是什么?难道就只是侵占一些山东的土地吗?”

“如果大王只是做此想法,只是有如此志向,那臣觉着,大王可以放弃上党了,因为,您得到的韩国的土地,已经够多了。上党,贫瘠之地耳,多一个不过,少一个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