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341)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秦王后退两步,上下打量了一下赵胜,一脸敬佩的竖起大拇指,赞道:“好汉子!”

“希望赵王能和你有同样的选

择。”

“这样寡人就可以下令大军踏平上党了。”

......

等将平原君带下去之后,秦王留下秦鱼、范雎和蒙骜继续议事。

秦王:“卿等以为,赵王会如何选择?”

范雎:“赵王优柔,他既想要上党,又想听从他人的意见,以证明自己的决断是对的,如今平原君在秦,他很可能会左右摇摆,就看为他进言的人会是谁了。”

蒙骜:“平阳君赵豹反对赵国接手上党,若是重金贿赂与他,让他继续在赵王那里进言,劝赵王放弃上党,是否可行?”

范雎:“赵豹曾与赵王谏言,‘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赵王大怒,转而向赵胜问计,赵胜同意接手上党,赵王就作下了决断,可见,赵王只是想要个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人认同自己罢了。现如今,事情有变,让赵豹继续去劝说秦王,若是赵王重赵胜于上党,赵王或许会听从,将上党归还,迎赵胜归赵,若是赵王重上党于赵胜,赵王未必会听从他的劝谏,可能连见都不愿意见到他。”

秦王:“也就是说,还是有一半赵王被说服的可能性的。”

范雎和蒙骜点头。

秦王看向秦鱼:“安平君以为呢?”

秦鱼开口道:“赵国还有廉颇和蔺相如吧?赵王怎么光去向宗亲问计,而没有去问臣子的意见呢?”

秦王嗤笑道:“赵王黄口小儿,如何懂得治理国家?他比他的父亲可差远了,更别提跟他的祖父比了。”

秦鱼:“但现在他的叔叔平原君已经在秦了,难道他只会向平阳君问计?赵国的臣子可是不少呢,难保有激进的,或者想讨好赵王鼓励他放弃平原君要上党的。”

“所以,咱们还是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秦王颔首,范雎和蒙骜也都同意。

蒙骜道:“全国上下,能征发的士兵和粮草,我已心中有数,只等大王令下。”

范雎道:“征发士兵和粮草,都是需要时间的,趁着这个空档,咱们先跟赵国迂回一番吧。”

平原君被秦国从上党“请”到秦国做客的消息随着冯亭从上党逃出传遍天下。

要说冯亭此人叛变卖国,那是冤枉他了,他不过是不

愿意韩国的土地就这么窝囊的给了秦国,他无能为力,韩国弱小也无能为力,他又不甘心让秦国得到上党,他就想了一个祸水东引,让赵国来跟秦国打的主意。

而且,他也没想要赵国独自面对秦国,他想的是他率领上党的军队和百姓,与赵国合纵,一起攻秦。

这本质上,是一种爱国的行为,跟以前的三国、五国、六国合纵伐秦,没有不同。

赵国也接受了,平原君来上党了,一切都向冯亭期望的方向发展,结果,秦国不讲武德!

平原君赵胜可不是空着手去上党的,他是带着赵王的封赏去的。

王令上明确的写了,封冯亭为华阳君,食邑三万户,乃为万户侯,封上党的县令三千户,上党的官吏们都往上晋升三个爵位,愿意跟随投赵的上党百姓,每家赐六金(六两金子)。

赵国可谓是大手笔了,但冯亭他是为着抗击秦国去的,而不是为了献地得到封君赏赐去的,所以他辞受赵王的封赏。

结果,他正跟平原君赵胜上演三请三辞的戏码呢,秦国的铁骑就踏进来了,只一个来回,秦国的骑兵都没下马,不仅斩杀了阻拦的兵卫,还斩杀了与他一同向赵国献上党的上党县令和官吏,更是掳了平原君赵胜就走,人都被他们杀了个通穿,结果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带着平原君赵胜调转马头一阵风似的走了。

徒留下一个冯亭和听到郡守府的声响集结过来的上党兵卒面对满地的血污和狼藉。

冯亭对着满地的尸体嚎啕大哭,他以为上党已经沦陷了,上党百姓都已经被秦军杀光了,才会没有人提前来郡守府报信。

等到冯亭看到云集在郡守府附近的上党百姓的时候,经过询问,他才恍然发觉,秦骑兵虽然一路行进到上党腹地,却对上党的百姓秋毫无犯,甚至马蹄都没有踏进上党的田地一步。

而之所以没有人给郡守府提前报信,是因为秦骑兵速度太快了,压根就没有人来得及向郡守府报信。

其他人都死了,只有郡守冯亭一个人留了下来,难道是因为秦骑兵忘了杀他了吗?还是因为他好命,再次逃过一劫?

当然不是。

秦骑兵师故意留下冯亭,是要他去给赵国报信的。

冯亭自己也想

到了。他派人去赵国报信,他自己则是仓促狼狈朝韩国的都城新郑赶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