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40)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秦鱼道:“那齐国,是打算隔岸观火,不打算参与列国相争了吗

?”

齐商笑道:“不,齐国打算与秦国结盟。”

秦鱼笑了,齐国的这个决定,秦鱼并不意外,毕竟,秦国可没少在齐国用金子呢。

秦鱼:“孤可以保证,齐国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闻弦歌而知雅意,齐商笑道:“小人自然是知晓的。”

齐商说了齐国欲代替楚国,与秦国做独家生意的意向。

做生意嘛,跟谁做不是做?别说齐国愿意与秦国站在一起,就是齐国只表示他们对谁都不会出手,只冷眼旁观,秦鱼都会答应下来与齐国的贸易往来,毕竟,之前秦王的最低预判标准,也只是齐国冷眼旁观不参与而已。

两人谈好结盟之事,又就贸易往来清单“据理力争”了一会,双方在帛书上签字画押,齐商才笑道:“小人来此,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秦鱼:“哦?是什么任务?”

齐商:“奉我国太后之命,助安平君脱困。”

秦鱼:“条件呢?”

齐商:“来日秦欲攻齐,请安平君替齐国转圜一二,不要让秦国攻打齐国。”

秦鱼沉吟半晌,回答道:“孤只能保证,在齐太后在世的时候,秦国不会攻打齐国。”

齐商想了想,点头答应道:“可。”

诸国签订盟约,向来只约束双方签订盟约的君主,等一方君主去世之后,就代表盟约自动作废,要是还想盟约继续,就需要继任者再与之签订新的盟约了。

既然是齐太后主政,她与秦国签订的盟约,等她去世之后,自然就自动作废了,这是战国时代通行的规矩,齐商表示理解。

齐商又问:“君可有打算何时离开邯郸,需要吾等做什么吗?”

秦鱼:“你是怎么打算的?”

齐商:“我可以邀请安平君到齐国一游,有赵国想与齐国结盟的迫切意愿在,赵王很有可能会同意您与小人一起归齐。”

赵王同意放秦鱼离开邯郸去齐国,齐国也没说一定会答应与赵国结盟,属于纯赚,赵王若是不同意放秦鱼去齐国,齐国就可趁机拒绝赵国的结盟了。

无论赵王同不同意,齐国都不会吃亏的。

秦鱼笑道:“你可是给赵王

出了一个难题。”

齐商:“这位国君,难题原本就很多,也不差小人这一个。”

秦鱼道:“我的打算是,向齐国购买粮食十万石,然后分给赵国百姓三万石。以此换赵王放我离开。”

齐商倒抽口气,十万石粮食,不说秦鱼能不能拿的出这么多钱财,就是齐国,能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还是两说呢。

齐商:“小人也会尽快将此消息扩散开来,让所有的赵人都知道您的决定。不过,给赵国百姓的太过了,这三万石,能分到真正需要的庶人手里的,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更多的,肯定是被人中饱私囊了。”

秦鱼笑道:“这不正好?想来,赵人应该是有自己分辨好歹的能力的吧?”

赵国的庶人们,要是知道,原本可以分到他们手里的救济粮,都被赵国的贵族们贪污了,他们会怎么做,秦鱼很期待。

齐商却是不大看好:“庶人愚钝,几乎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君这三万石粮食,恐怕要打水漂了,不值当。”

秦鱼:“值不值当的,做了才会知道。”

齐商自认还是了解秦鱼的,他对那些吃不上饭,衣不蔽体的庶人们,总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而且这分怜悯,不是写写文章,发发感慨就算了的,而是真正的去谋划,去带领庶民们走出困苦,去消除这份“怜悯”的赤诚。

这是一种非常让人心折的仁心。

也就是这份让人佩服的仁心,才让齐商死心塌地的奉秦鱼为主,为其驱使。

齐商道:“安平君高义,吾等佩服,不过,如今齐国,是一下子拿不出来十万石粮草的,夏收之后,或许可以补齐。”

秦鱼笑道:“那就分现在、夏收、秋收后三次补齐,一次三万三千石。我会以当前的粮价收购,不会让你难做的。”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普遍偏贵,等到夏收、秋收之后,粮食变多,粮价会有相应的下降,秦鱼以当前的粮草价格来购买齐国的夏粮和秋粮,的确是不会让齐国吃亏。

齐商笑道:“安平君果然豪气干云,小人佩服。”

......

齐商去见赵王,赵王状似好奇的问齐商:“子与安平君都说了什么?”

齐商露出非常佩服的表情,对赵王拱手拜道:“恭喜赵王,贺喜赵王。”

赵王纳闷:“寡人何喜之有?”

齐商赞叹道:“安平君欲从齐国购买三万石粮食,不收分文,送给赵国的庶人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