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453)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而且,秦军装备精良,南岸的地形也已经勘探清楚,与秦军而言,有不利因素,但这点不利因素并没有到达影响战局的地步。

二十万大军派出去了二十五万,剩下的五万,则是被白起沿着洹水布置了一道简单的防线,这是为了防住赵国出兵与魏楚联军会和的,如果赵国还能抽的出兵力来的话。

如果赵国还有兵力,要想与魏楚联军会和,有两条行军路线,一条就是从东面绕过河内,渡河到达齐国境内,然后向南支援魏楚联军,但不说齐国会不会让赵国借道,就说这路途,委实太远了一些,最大的可能是,等秦、魏楚战都打完了,赵国军队都还没到呢。

所以,如果赵军出兵,最好的战术就是,赵军从北面进攻河内,魏楚联军从南面渡河攻打河内,这样二军呈夹击之势击溃东河内的秦军,收回安阳、荡阴、朝歌等城池,将秦军压缩到南河内,才是战术上的上上之选。

所以白起亲自带着五万大军驻守安阳,防御有可能出现的赵军。

秦国在河内驻守的兵力,只有二十万,如今派出去二十五万精壮,剩下白起带领的这五万,战力并不强,好在他已经给秦王写信上奏要求益兵,想来大军已经在来河内的路上了。

如果兵力再多一些,白起更愿意带着大军去围攻邯郸,而不是在安阳布置防线防守。

魏楚有二十万联军,秦军这边必须有同等数量的主力面对面与之对战,才有可能仗着兵甲器械弓弩精良之便打败联军,为了能加大胜算,还有王翦带到陶地的五万大军、陶地本地的二万大军等着支援王陵这边。

如果是白起自己领兵出战河南,他可以随机应变再打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但这次,他是运筹帷幄的将帅,出兵作战的另有将领,他就必须派出足够多的兵力,去直面魏楚联军了。

当白起给秦王去信说明河内情势索要出兵作战的兵符的时候,秦王随兵符而来的,还有一句话,问白起军中,可有擅于领军作战的将才?

白起一时没有会意过来秦王是什么意思,但一直跟在白起身边的秦鱼看到了这句话,他让白起罗列一些他看好的将才给大王书信一封送去咸阳,然后建议白起此次不要作为主将出战,而是作为领军统帅运筹帷幄,制定作战计划,让其他将领出战,抵御魏楚联军。

白起后知后觉的领会到了秦王的意思,秦国有战神固然荣幸之至,但也不能缺少其他领兵作战的将才,尤其是年轻的能接过武安君之位的绝世将才。

就跟秦鱼自己说的一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最绚烂。!

第154章 胜利

近,实在是太近了。

秦国夺取了魏国的河内之后,离魏国大梁,实在是太近了,只有一河之隔。

渡河之后,要赶到大梁人跑马行会需要很多时间,但若是大河之水倾泻而下,奔腾至大梁,也就只需片刻的功夫。

只因大梁城是一处洼地,水往低处流,拦都拦不住。

历史上黄河历经多次改道,二千多年后,黄河已经从荥口改变现在北面的河道,过北宅,经阳武,路过大梁之北奔腾向东而去。

如今的濮水还在黄河南岸,等到黄河改道之后,就变为在黄河北岸了。

现在魏国国都大梁北面还是陆地,但等到黄河决堤之后,这里就会被大水淹没,成为新的河道。

能让大河改道之后再也拦截不回原先的河道,由此可见,大梁是有多么低洼了。

自从韩国将垣雍割让给秦国之后,魏王就寝食难安,下点暴雨就要积水的大梁,经得起垣雍对大梁的威胁吗?

魏王至今还记得,当年魏楚联军将要攻秦的时候,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就曾从韩王手中拿到了垣雍归属权,用掘开大河口引水淹大梁来要挟魏王退军。

如果说当年垣雍只是被秦国暂借,那么现在,垣雍是彻底落到秦国的手中了,秦国掐住了魏国的喉咙,这样魏王如何不怕?

如果秦国没有将魏国的河内之地全部攻打下来,让魏国失去了河内的大片土地,直接将魏国的河南腹地全部暴露出来,魏王或许会摄于垣雍的压力,惧怕秦国,不会动作。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

原本历史上秦国虽然将野王攻打下来,但因为接下来的上党长平之战秦国耗费巨大,根本没有余力来经营河内,秦国在河内的地盘,也只限于少水以西。

以少水为界,少水以东的山阳、修武、荡阴、安阳等秦国现在经营的大片东河内地区,仍旧在魏国的手中。虽然因为长平之战赵国军败,韩国的垣雍割让给秦国落入到了秦国手中,但没有失去河内大片土地的魏国,有地有兵有百姓,算是非常淡定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