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5)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孙子,秦家大母是及其喜欢的,她觉着这是自己的儿子又活了过来。因此,即便赢鱼快三岁了,还咿咿呀呀含含糊糊的不会说话,她也没有嫌弃他,仍旧视他为最亲的乖孙儿。

等到秦鱼一朝开窍,不仅会说话了,还能聪颖的快速学习秦字,秦家大母就更喜欢他了。

仗着家里长辈宠爱,秦鱼还是

挺能折腾的。

要说先秦时期衣食住行有什么是最让人忍受不了的?

那当然是“食”了。

在秦鱼眼中,食居首位。虽然穿麻衣,住土屋也很难过,但因着他家富足,这些都还可以忍受,只有食物,那是再富足,也改变不了的局限性。

民以食为天是后来的说法,在这个时代,食,可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重要战略物资。

所以,食物,首先能吃,才能追求其他。追求食物是否美味,那是贵族君子的事情,跟黔首们无关。

当然,对秦鱼而言,这个“食”,还要更贵族一些,更有追求一些,对那些地里刨食的黔首们,更是仰望的存在。

秦鱼自己觉着怪冤枉的,他不就是改善一下食物的形态吗?改变一下食物的形态,让它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样不好吗?怎么就成了“穷!奢!极!欲!”“糟!蹋!粮!食!”了?

是,他为了能吃上精细的麦粉,央着家里人特地去都乡里找墨家打造了一台大型石磨,花了家里足足两个金饼,但后来可是全家连主人带奴仆都吃上了没有皮壳的粮食,家里再也没有烧出夹生饭,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两个金饼花的难道不值吗?

是,他为了能吃上发面馒头,故意把揉好的面团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等他自然发酵,但面团发臭长菌斑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更不是他的意愿,做实验哪有一蹴而就第一次就成功的?他不就是多实验了一二三...两个半月吗?都没有超出三个月呢,也就是几十次吧,几十次就成功发酵,做出先秦第一个发面馒头,并成功掌握了面团发酵技术,这可是开创式的壮举,他难道不应该受到鼓励吗?至于在吃热乎乎白软软的馒头之前都要嘀咕一句:“这可是花了整整十瓮的细麦粉才做出来的软饼呢,怕是君子们都吃不到这样软的饼......”吗?

抄近路路过的秦鱼:......

谢谢啊,你们喜欢就好,要是不提我揉了十瓮的面团才做出来就更好了!

还有,他把羊奶密封在坛子里让它自己发酵变成酸奶,这也不行吗?虽然持续浪费了十几瓮都没有出成果,但有馒头的前车之鉴在前头,他们就不能相信他一次,再创造出一个奇迹吗?

但是,家里除了无条件宠爱他的大母,就连自己的母亲竹桑,也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那段时间,秦鱼有些怏怏的不高兴。

家里的羊奶多到喝不完,他就不能......还真不能!羊奶虽然是液体,但只要能入口,就是食物,不能浪费,他们家要是因为秦鱼做酸奶故意把羊乳放到发臭,若是被人看见举报了,说不定就触犯秦律了。

对秦律到底有多么的事无巨细,秦鱼还是有所耳闻的。

至于他们家里为什么会有多余的羊奶给他挥霍,就是里另一个故事了,还得从他出生不久,吃不上饭说起。!

第4章 从羊奶到酸奶

因为他是早产,母亲的奶水也不多,自然不能亲自喂养他,给他买了乳母,或许他自身免疫力差的原因,他只要一喝乳母的乳汁,就上吐下泻的,可是吓坏了家里人。大母见多识广,知道动物奶水也能养活婴儿,就一一询问可有谁家里有产奶的牲畜,她好讨了来喂自家心肝。

秦鱼喝过秦家大母讨来的黄牛乳、羊乳、狗乳、甚至母豕乳,也就是母猪奶,一一试过之后,秦鱼对牛乳和羊乳接受良好,但黄牛乳产量实在是少,只能勉强养育自家牛犊,秦家大母就把眼睛放在了羊身上。

秦家大母特地亲自去县官署养殖畜牧的农场里牵了三头羊回来,取羊乳喂他。

一公两母,附带着两头小羊羔。

卖给他们家母羊的乡啬夫特地叮嘱了,要买,就要把小羊羔一起买回去,而且,不能因为要取母羊的奶,就故意饿死小羊,他会给里典下通文,每旬最后一日,里典要按时到他们家里去看望这两只小羊,直到它们成年。若是中途小羊死了,或者瘦弱不堪,病了,他们家是就是犯了秦律,是要受处罚的,至于怎么罚,罚多少,视情况而定。

大母原先只想买一头,但有了小羊必须要喝奶,她也不知道一头母羊到底要产多少奶,怕她的亲亲孙儿和小羊羔不够吃的,干脆就买两头母羊,两只母羊养两头小羊羔加一个小婴儿,应该绰绰有余了,若是有剩余的奶,可以全家一起喝嘛,总不会浪费了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