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501)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洞庭以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多是这种红土地。红土地非常贫瘠,在没有经过绿肥、有机物、熟石灰来增加土壤层里的营养物质和中和土壤的酸性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农耕作物的生长。

因此,在秦鱼来到自己的封地,初步勘探过这里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情况之后,暂时放弃了丘陵和山地,将开发目标定在了湘水下游注入洞庭的平原部分,既后世的长沙到湘阴的这一段。

沙这个名字早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湘水流经此阶段的时候,地势变的平缓,水流也不再湍急,水里面携带的大量泥沙开始在此堆积,这种白如霜雪的河沙,慢慢的淤积出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沙洲,此地便得名沙。

沙地以前是百越部落的聚集地,大大小小的百越部落,以家族为单位,分布在各大小沙洲周围生活。

在这一片平坦的土地被楚国攻打下来之后,就将最大最长的一片沙洲地当做楚国县邑的治地,长沙便因此得名。

长沙县对面的那片沙洲,因为上面长满了橘子树,便也得名橘子洲。橘子洲因为一位伟人的诗词,美名传遍大中华上下,这就是后话了。

长沙虽然已经被楚国占领了,成了楚国的国土,不过,因为这里丛林茂密,

野兽横行,五毒丛生,到处可见老虎和大象、树蟒、毒蛇等猛兽,楚国将此地当做流放地,来惩罚犯了错的官员。

比如,屈原就是因为跟楚襄王政见不合,被流放到这里,最终在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破之后,含恨抱石投入了汨罗江。

凡是能成为流放地的,自然环境一定好不了哪里去。秦鱼在从楚国那里得到了三百里土地之后,秦王也不管洞庭以南以东地域是什么样的,他只是见秦鱼对这里感兴趣,好像得到了宝贝一般,他便将这里封给了秦鱼。

所以,其实洞庭郡,具体来说,是没有疆域界限的。

眼下的洞庭湖正值一年中草木最盛的时期,围着大湖的土地有的种上了水稻,有的则是长满了芦苇和野草,这是因为重地的人力不足,没有开荒种稻的缘故。

湖面边缘的沼泽湿地和浅滩处全部都是田田荷叶和粉嫩荷花,偶尔有肥硕的大鱼露出水面,让看到的它的人满足且欣喜。

这些,都是他们的口粮啊。

洞庭湖边缘是养育人口的鱼和米,湖中央,就是一搜搜的大船了。

蒙嫣和看着洞庭湖上飘着的一望无尽的大小船只,惊讶道:“你这是,把栎阳和咸阳的船只都给带来了?”

她是知道的,自从那个异国王子阿瑞斯来到栎阳之后,秦鱼不仅将秦国的船工,更是从楚国买来不少船工奴隶,在沮水和渭水里研究建造大船,他听自家父亲说过,大王因为秦鱼在大船上投入的钱财太多,曾经一度想终止秦鱼造船的计划,但最终,还是被秦鱼给坚持下来了。

难道,眼前的这些,就是他这么些年,投入无数金钱造出来的大船?

秦鱼道:“只有一部分都是从栎阳带来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大王让我从咸阳带过来的,不过,这些都只是江船,可以行使在风浪较小的内陆河流中,要想在海上航行,还得专门建造特殊的海船才行。你看那些快建完的,就是海船了。”

建造船只是很费钱的,更需要很多生长千百年以上的大木,这也是为什么秦王不支持他造船的原因,在没有看到真切的利益的情况下,那些大木是要用来给他建造地陵和宫殿的,怎么能用来造船呢?

秦国的船难道还不够用的吗?你想要多少船,自己去渭水

上调去。

秦国的江船目前自然是够用的,秦王对他也足够慷慨,不过,秦鱼真正想要的,不是华夏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很先进的江船——楼船,而是能在海上经历风浪还能平稳行驶的海船。

以前,秦鱼也曾经让造船的工匠们造出过船只模型,但这些模型,在经历稍微大一点的风浪之后就被打翻了。那个时候,他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等到阿瑞斯来了,看到他画出来的船只图画之后,秦鱼才赫然发现,秦国的海船,船底是U字形的,而阿瑞斯画出来的船头和船底,则是偏V字形和矩形的。

希腊和波斯的战争,有多少次都是在海上进行的?秦鱼见到这个船形图之后,顿时有如发现了新大陆,让船工们试着造一艘阿瑞斯画的船出来。

最后也造出来了,结果嘛,嗯,在沮水里搁浅了。海船吃水要比江船深,所以搁浅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沮水太浅的缘故,不过,方向算是找到了。

造船当然是一门精密、复杂且非常烧钱耗时长久的行业,这么多年,秦鱼抠抠搜搜的从各处挤出钱来造的大船根本就没几艘,而且都是实验性质的,要想真正造出载货万石的大型船只出来,只能去沿海建造船坞,然后想方设法的从各地运送来大木,经过海水充分浸泡防腐防虫之后,才能被用来加工建造成秦鱼想要的能在海上行使的海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