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559)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太子柱倒是没认为是安平君撺掇的秦王出游,而是他自己早就发现,秦王有出游的端倪了。秦王养病期间,无事就招来从各地选拔上来的郎官问话,听他们讲当地的山水人情风俗,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觉着是做韩/楚/魏人好,还是做秦人好?

没错,秦王招来寻问的,都是些归顺秦国的他国之人,一开始太子柱只当这是做君王的必修课,他还好好跟着学来着,现在看来,那是他的老父出游的心思蠢蠢欲动,先叫几个人来听听故事解馋来着。

蔡泽:“......大王既然有此决断,想来是有所打算的吧。或许出去走走,与大王的病情有好处?”

太子柱抱怨:“人得病了,就应该静养,哪有出去奔劳反倒对病情有好处的?”

蔡泽:“......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寄情于山水,观天地之大,俯仰众生万相,与人的身体而言,确实是有好处的。”

太子柱无语凝噎,他忘了,蔡泽是修黄老的,学的是道,道从自然中寻找真理,相比于汲汲营营在庙堂,还是山水更吸引他们。

太子柱只能拿起人员调度文书,为秦王的出行做安排,一边干活一边不甘心的嘟囔:“希望君父的病情真的能有所好转,否则,孤会骂人的......”

出去玩不带孤,还要孤

给你们劳心劳力的干活,啊啊啊好烦啊啊啊啊啊!

秦王出行是一件大事,他的身体还不好,就要更注意更麻烦一些。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秦鱼本来就奔着声势浩大去的。

君主巡视自己的领地,是彰显自己的主权,拉进君与民之间的正常活动。

以前领地小的时候,各诸侯国主每年都要巡视自己的领地,这是诸侯国主的例行管理手段之一。

秦王年轻的时候,关中之地更是被他走了个遍,他还出了函谷关,在西河之地渑池与秦惠文王交好会盟,安抚赵国,好全力去攻打楚国。可见,秦王巡视自己的领地,既是国家主权的一种宣示,也是一种很寻常的政治外交活动。

所以,秦王出游,并没有遭遇到臣子们的驳议,而是纷纷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住这样大的体力活动。

秦王表示,他可以的。

既然秦王觉着自己可以,那就没问题了,不过,大王啊,臣愿意跟随左右,为大王出游效犬马之劳,您看可以吗?

大王,臣也可以.......

大王,臣愿意......

大王,您出游,怎么能少了臣在身边伺候呢......

于是,太子柱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一项,筛选同游之人。

马上就要冬至过年了,无论如何冬日里是走不了了,所以,太子柱的时间还是有的,只是,脾气略微暴躁罢了。

或许是出游的决定让秦王大悦,秦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日比一日的好了起来,这也让他更坚定了出游的决心。

秦王五十四年春天,秦王带着秦国的文武大臣和百家诸子们从咸阳出发,开始了秦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帝王巡游活动。

这是秦王稷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巡游活动,也是最后一次。

这次巡游,从咸阳出发,沿着渭水到达郿县,接上武安君白起,渡过渭水,去到钟南山,祭祀了老子,念了篇道经,之后入秦岭,走石牛道,过葭萌关入巴蜀,来到成都平原,听李冰介绍了都江堰的修建情况,观看了一回火药炸山石的震撼名场面,再让跟随而来的诸家弟子们做了许多诗篇和记录,这才意犹未尽的从岷江坐上舟船直入江水,体

验过江水二峡的激流,吐的昏天暗地不得不在一个叫枳的小城登陆修养了十来天,才开始继续乘船继续顺着江水往洞庭湖而去。

到了洞庭,秦王就不打算走了,他巡视了洞庭湖上的船坞,住进了长沙正在建造的还只有一座简陋起居室的宫殿,穿上荨麻纺织的麻布做成的衣服,品尝了洞庭湖的鱼和稻米,试着自己动手做了几个水果罐头,查看了甘蔗地的长势,还顺着湘水去看了贫瘠的红土地,若不是秦鱼极力阻止,他还要顺着湘水和丽水,去看看秦鱼跟他说过的最南边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是因为这里是秦鱼的封地,所以他才来了就不想走了,但他的身体,是承受不住洞庭酷热多雨的天气的,所以,在秦鱼的坚持下,他们沿着长江河道,一路去了东海。

在蒙嫣和的带领下,他们在东海上看到了鲸鱼喷水,海豚追逐落日的梦幻场景。

巡视了秦国的盐场之后,秦王满意的乘船北上,然后溯游淮水而上,在钟离这个地方,与楚王会盟。

没错,秦王饶了这么一个大圈从东海过来,而不是选择从洞庭北上入南郡,走汉水去西河进入秦国的河东郡和河内郡,就是在这里等着楚王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