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574)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当年秦鱼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和其他王侯的墓葬群的时候,他除了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之广厚,造诣之精湛,另一个很不以为然的心思就是,这也太浪费了。

这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压榨多少劳苦大众才能建造这样一座豪华陵墓,只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死后如生事?

弄这么个豪华墓葬,不招人惦记才怪呢,活该这些人被挖墓开棺曝尸荒野......

可是临到他自己为秦王治丧的时候,秦鱼才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纵使拿天下为你陪葬也不能换回你鲜活笑颜的疼痛

与无望。

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至亲之人的死亡。

秦王在骊山的墓,从他即位开始选址、修建,持续了近五十年,虽然这五十年里不是一直都在修建的,但每当秦国人力充足或者物质税收丰厚的时候,陵墓的修建进度就会快上许多,这样停停修修的修了五十年,就是磨洋工也给磨出个模样来了,尤其是在二四年前,秦王觉着命不久矣的时候,他的陵墓,就开始全行发力,加紧修建了起来。

与陵墓一起准备的,还有兵俑等随葬品。

即便如此,秦王稷的陵寝,在规模上,也没有超出一般诸侯王的标准太多,与未来秦始皇的超大规模帝王陵寝更是不能相比,但是,在棺椁以及陪葬规制上,秦鱼坚持以天子仪制来为秦王稷治丧。

这个天子,自然循的是周天子。

而论对周礼中的厚葬仪礼专业程度,莫过于儒家了。

所以,秦鱼请在咸阳的所有儒家弟子齐聚一堂,务必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美”的丧葬仪程来。

不能耽误秦王稷下葬的天时,如果儒家不能胜任这个工作,他不介意来一次秦国驱儒运动。

秦鱼自然没有说这样赤裸裸威胁的话,但他意思表达的明白,他神情和语气离透露出的危险信息,也很明显。

此时的儒家,风骨与武力并存,尤其敢对上位者进行直言劝谏,秦鱼一改往日温和作风,对他们儒家这样不客气,顿时激怒了一些“饱儒”,但这些直言上谏的“饱儒”们话都没说完,秦鱼只一个眼神射了过去,这个说话的“饱儒”酒被捂着嘴架走了。

秦鱼现在心情坏的很,不想跟谁来个二百回合的嘴战,他给这些人下了最后的通牒,要么做,要么走。

没有第二个选择。

秦鱼做了黑脸,当了恶人,他离开后,需要等到为秦王守完一年孝期才能正式即位的太子柱就走了出来,对这些儒士们好言好语的劝说安慰,然后再来一番不顾身份的礼贤下士,这些儒生们又不是真的没长脑子的憨货,太子柱给了他们这样大这样稳的台阶下,他们自然也就答应下来为秦王稷制定丧葬仪程。

但是转头,他们就将“安平君跋扈僭越”的罪名给宣扬了出去,不过,这个所谓的罪名,还没出咸阳宫,

制造并散播这个罪名的人就被荀子以秦之上卿主国之礼事的卿大夫身份给驱逐了。

荀子践行了秦鱼随口说下的命令:若不能胜任,离秦自归!

荀子自己虽然没有聚集儒家弟子在身边,但只要他还在,就没有哪一个敢站出来说,自己才是儒家当世领头人。

荀子此举,着实震慑住了所有在咸阳的儒家弟子。

就像是大浪淘沙一样,一夜之间,有许多儒家弟子离开秦国,但更多的,则是留了下来。

毕竟,秦王稷的毕生功绩摆在那里,他还灭了周,修了周史,将许多周朝已经散失的治国制度给挖掘重拾了起来——比如周朝的“采诗”制度——这与儒家恢复周礼奉行以礼治国的学说理念是相符合的。

既然秦王稷已经取周天子而代之了,那么安平君要求以天子礼厚葬秦王稷,就是符合“礼”的。

没看大儒荀子都站出来,支持以天子礼治丧仪了吗?

这样一个算不上风波的风波过去之后,丧葬的主旋律定了下来,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秦鱼主要就是带着宗室们给秦王守灵,然后裁夺给秦王墓的陪葬,鼎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秦鱼非常想将从洛阳拉回来的九鼎给秦王稷陪葬到墓中,他可是听说了,当这九个大鼎运回咸阳的时候,秦王稷激动的一宿没睡,只顾着去抚摸这几l口大鼎去了,可见,他是真的很喜欢。

很可惜,他刚提出这个建议,就被太子柱给驳回了。

太子柱简直要给秦鱼跪下了,刚驱逐了儒家弟子不说,现在又要将社稷之重器给埋了,赵鱼这是,他这是想把秦国的王脉龙气也给埋了吗?

他老子是秦王,他就不是秦王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