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614)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但有一点,他现在并不能肯定,咸阳对他来说还是安全的吗?会不会已经被吕不韦布置好圈套,就只等着他往里面跳了?

第二条,他不回咸阳,而是直接带着援军去青山救援大军,然后整合救援后的军队,一路杀回咸阳,清君侧。

对直接去青山救援,秦鱼瞬间就想到了两个救援方案,一个就是直接去太原郡,从太原、上党、河东三地调兵,从南面攻克赵国的雁门郡,然后一路疾驰青山。另一个,就是率兵从齐国和燕国借道,行军路线虽然远了些,但不用遭遇征战,可以直接绕路去青山救援。

相比于第一条冒险回咸阳,秦鱼内心里,其实更倾向于自己率兵直接去救援大军,因为,据他目前得到的消息来判断,咸阳现在,恐怕正乱着。

秦鱼为什么这么干脆的二话不说的就离开咸阳?

就是他早就已经发现,秦国宗室这边,正有一股势力在暗中崛起。

这股势力,就是以秦国商会会长公子缯为首的宗室们,他们并不满足于现下所有,更看不上商会分润的那“微薄”的分红,他们想要富贵险中求,搏一个拥立之功,一飞冲天。

其实在商会越发难以掌控的时候,秦鱼就已经发现这个苗头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是秦王稷在位,无凭无据的,说这个只会惹人白眼。

后来秦王柱即位,这没法子,这是公子缯的嫡亲叔叔,还是秦王稷亲手立的太子,公子缯纵使心中一万个不服气,那也是没法子的。

但是,子楚算个什么东西,就因为某人拥立,他就能轻松的登上王位?

公子缯心中郁愤难平,大家都是秦王稷的孙子,他还是嫡出,为什么子楚可以即王位,他公子缯就不能呢?

赵鱼你可以支持子楚为王,自然也可以支持他公子缯为王嘛,毕竟,这王位你不要,还不能让别人来坐了?

以公子缯为首的一些宗室动作频频,不安于室,秦王柱其实隐隐有些察觉了,可惜他那个时候已经并入膏肓,已经无力再处理宗室之事了,他能做的,就是给秦鱼举行一个盛大的加冠礼,然后以此“恩情”拴住秦鱼,让他镇守咸阳,帮助子楚掌握朝政。

宗室那边,宗正胜肯定是知道的,所以在秦鱼要离开咸阳之前,特地去找他,问他什么时候回咸阳。只要秦鱼还会回来,公子缯就会有所忌惮。

但秦鱼给的答复是:不知道。

这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号。

秦鱼不想在管咸阳这摊子事,在公子缯看来,就是默然公子缯可以起事了,在宗正胜的看来,就是秦鱼压根不在乎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谁,不管是谁,他都是秦国的安平侯,他的封地在洞庭,咸阳与他来说,可有可无。

宗正胜最后表白秦鱼,说自己站在他这边,也是一语双关。

一来表明他坚定的跟随秦鱼的心思,二来,就是告诉公子缯,不要来找我的麻烦,我是宗正,不管你们谁最后胜出,都要通过我的笔来记录胜利者。

宗正胜这样狡猾,将那些没有参与公子缯之事的宗室都塞到秦鱼的羽翼之下,秦鱼才那样生气。

吕不韦有一句话说的没错,那就是,秦国王位交接的太顺利了,顺利到,没有给新君铲除异己,巩固王权的机会。

秦鱼负气出走,就是想看子楚没有了他,能不能在即将到来的宫廷政变中取得胜利。

他也是想,借此机会,铲除宗室中的一些不安分分子,然后裁冗宗室,制定新的宗规。

从来大悲大喜大升大落最催人心肝,秦鱼也是想借此机会看看,子楚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像他自己以为的那样,强壮到无懈可击。

秦鱼是想寻找机会再回咸阳的,他不可能蜗居在洞庭,一辈子不回咸阳,他还有一统天下,四海归一的远大理想没有实现呢,怎么会因为一两个人就停止了他前进的脚步?

只是,秦鱼也是实在没有想到,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咸阳。

吕不韦该死。

他不应该拿秦国的国本当做他争权夺利的工具,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第203章 冲锋

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有公子不服公子稷即位为王,公子稷的舅舅魏冉几乎将所有秦宗室公子和大臣反对者屠戮殆尽,宣太后和公子稷母子才坐稳王位,然后就是宣太后长达四十年的理政,直到范雎入秦,替昭王驱逐四贵,王权才全部回到昭王手中。

秦武王即位的时候,他是正经的太子即位,倒是没有发生诸如宗室叛乱的血腥事件,但是,他甫一上位,就驱逐了跟自己不亲的张仪和魏章,这两人,一个是秦国的群臣之首相国,一个是领兵作战的大将,武王驱逐了这两人,顺利的将国家权力收入手中,然后任拥护自己的甘茂为左丞相,宗室中威望声重的樗里疾为右丞相,有这两人作为自己执政的班底,大臣和宗室才心服口服,遵他为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