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624)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李牧率领二十万赵军从雁门关杀出,从南面突袭大军,匈奴铁骑十万则是从西北侧面杀出,与赵军合围伏击大军。

三比一的人数差,大军实际战力、武器装备和兵马分布消息泄露的信息差,让这十万人突围异常艰难。

最后大军退入大青山,是不得以的选择,也是那个时候最好的选择。

退入大青山之后,秦峦、图、王翦、秦岚四位将领坐在一起,商议之后的作战计划。

干等着救援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粮草,在四处枯木延绵千里的大山里干耗就是送命,纵有野兽可以裹腹,但是,冬日里野兽都在躲冬,就是捕捉了野兽,也不够几万人吃的,所以,他们必须出山。

赵军常年在大青山附近练兵,哪里是悬崖峭壁,哪里有出山的路,都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一清二楚。

有路的地方肯定已经驻扎好了伏兵,他们要是想要出山,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强行突围,第二个,就是翻山越岭,向赵国雁门郡的背面——秦国的上郡——方向撤离。

既然大山里短时间之内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马,就必须有一部分人选择突围,另寻出路,减少人口和马匹的消耗,剩下的人则是以马匹为食,尽可能的翻越大山,寻找其他的出路。

徒兵

跑不快,突围的只能是骑兵。

他们商议之后,秦峦和图选择带着部分骑兵突围,剩下的徒兵则是由王翦和秦岚带领着去翻越大山。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王翦和秦岚不再耽搁,立刻率领兵马动身,向大山更深处走去,秦峦和图则是在青山里以打猎为生生活了十日,然后分别带领三千骑兵在守住出山路口的赵军最懈怠的时候冲出,只要冲破一个豁口,在赵军援兵到来之前,他们就尽可能多的往外头跑马。

最后只跑出了一万多的骑兵,秦峦和图分兵,各带五千,分别朝北方草原瀚海和秦国的河套奔逃而去,那里有匈奴人的牛马可以裹腹。

瀚海是匈奴的大本营,河套方向则是匈奴骑兵陈兵之处,两个地方,前面都有强于己身十倍十几倍的兵力,能不能逃脱出去,似乎只能看天命了。

鹄姬是亲眼看到秦军如下山猛虎一般突围了赵军驻守的防线奔逃而去的,所以她能很准确的说出秦峦和图带着骑兵奔逃的方向和大体的人数。

“至于剩下的秦军,他们到底有没有出山,还留有多少人,我就不知道了。”鹄姬陈述道。

秦鱼听到秦峦和图带领骑兵成功突围而出的时候是高兴的,但随即而来的,就是难言的悲愤和心痛。

这些骑兵之所以选择突围,一来是寻求生的方向,但更多的,是这些人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同袍们。

毕竟,在大山里乞食,即便是草木枯黄的初冬,食物稀缺,但又不是没有,饥一顿饱一顿的坚持住,是有很大的机会能活着走出深山的。

但选择突围,那就是九死一生,要么生,要么死了。

三万骑兵突围,最后只走出了一万。

这是鹄姬说的大体数目。

秦鱼哑声问道:“我战死同袍们的尸体呢?”

鹄姬:“......为避免瘟疫,烧了。”

秦鱼一拳狠狠砸在案几上,恨声道:“赵国这个仇,我记下了。”

鹄姬却是对秦鱼的发狠嗤笑道:“说的好像我赵人对秦人就没仇似的,你们秦人在长平战场上杀了我多少赵人,白起这几十年间又杀了我多少赵人,你数的过来吗?要说仇恨,我赵国今日不过是向秦国取了些利息而以,安平侯你可不

像是输不起的人啊。”

秦鱼即便是恨的牙都咬碎了,他也无话可说了。

站在赵国的立场上来说,鹄姬说的是对的。不说远的,就说现在,就说昨天,他为了能尽快拿下雁门邑,还不是亲手杀了许多赵人?

还有远在赵国邯郸的战争,难道他派出去围攻邯郸的三十万秦军是去做啦啦队去了吗?

他们是为收割生命去的。

死的不是赵人,就是秦人。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秦鱼只能这样告诉自己。

虽然离突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日,那一万人的生死现在已经不可知,但秦鱼仍旧抱有哪怕一个人还活着的希望,所以,在修整了一日之后,让司马梗留守雁门邑,居中调度粮草和兵马,秦鱼自己则是带着三万骑兵,带足了随身粮草,向河套方向搜寻而去。

无论是去瀚海方向的秦峦,还是去河套的图,他们最终还是要回秦国的,而在北方,回秦国最近最快的方向,就是河套。

秦鱼一路搜寻而去,没有遇见匈奴人,而是在一个枯草窝子里寻见了人和马的尸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