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63)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直到屋里光亮消失,他们才草草收工。这次,他们一共做了五个鞍具,秦川、秦峦、伯牛、素怜一人一个,最后一个,给木林。

经过秦鱼的大力游说,木林已经同意去西乡住一段时间了。因为秦鱼告诉他,在西乡,他能接到许多的活,至少他这里就有一二三四五六件工具需要木林帮忙制作。

对秦鱼的邀约,木林并没有挣扎太久,谁让秦鱼给的太多了呢?至少他一个人包圆了他的所有石磨,还给了他不菲的财物,和粮食。

当然,秦鱼承诺给他包吃包住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第二日一早,秦大母和娇娇就收到了姚家的请帖,她们两个留下来参加桃花宴,秦母则是带着两个个儿子回乡。

秦川留下来照顾祖母和妹妹,再者,他还要到学室报到,他要开始上学,正式跟着学室里的令史学秦律了。后囿留守老宅,秦川从学室里学习回来,还要接受后囿的私人教导。

这回,秦川没有再表现出拒绝的态度,即便他私下里跟秦鱼小声抱怨过好几回后囿太过严厉古板,他说的话他大多听不懂,但他也没故意找理由逃学,仍旧硬着头皮去听,去学。

总之,态度可嘉。

相比于来时,秦家回乡的车队整整大了一倍,不光是采买的货物,还有跟随的人马。

木林虽然只是个无田无地的匠作,但他家里,居然是有隶臣妾的,还不少,足足八个人,六男两女,他们都要跟着木林一起去西乡。

他们都是木林工作时的帮手,长得并不瘦弱,站在一起看人的时候,颇是不好惹。

归乡的路上,奴隶们走着,主人们则是骑马坐车。

木林骑马登着马镫围着车队来回的跑,还时不时的疾冲、缓行、弯腰、跳下来又跳上去...花样百出,乐此不疲。

等到木林终于停下来,和伯牛他们并骑而行了,秦鱼才问木林:“你觉着如何?”

木林尚且闪着晶莹汗珠的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尚有改进之处,等我改好了,再拿给你看。”

秦鱼看他半晌,试探问道:“你不会是...要做马鞍吧?”战马上用的那一种?

木林笑呵

呵道:“鱼君知我。”

秦鱼有些为难:“我听说,这马鞍不能随意的造?”

木林继续笑呵呵:“我们墨家不在此列。”

秦鱼:哦哦,我忘了,你们墨家,专造兵器五百年,的确不在禁止的行列之内。

“那行,你要是造好了,可要先让我一饱眼福啊?”

木林:“一言为定。”

......

刚一进到西乡,就有田间阡陌间的农人朝他们挥手打招呼,秦鱼坐在马背上,也冲他们招手问好,还热情的邀请他们有空去蒿里看看,他从栎阳都邑里,带回来一个好东西,要分享给大家。

就这样,还未到家呢,西乡有大半的农人都知道住在蒿里秦家人回来了,那秦家的小儿还说有好东西分享给大家伙,那就定是好东西,说不定,还是一种新的吃食呢。

西乡的人家,都知道,秦家以新鲜吃食闻名,说要是提起他们家,定是先要咽口水的。

木林倒不是头一次来西乡,但西乡这样的热情,他还是头一次见。

木林赞道:“鱼君,你的名声在乡里之间可真好啊,颇有贤者之风了。”

秦鱼无语道:“你少来,这都是我大母仁善好客的缘故,可是跟我没关系。”

木林笑笑,心想,要是没有你,你家大母也未必有这些“仁善”的好名声呢。

蒿里秦家门前,里典跟亭长陶矛早就等着他们了。

碍于保鲜问题,秦家的鸭蛋都是一旬一交的,由里典和亭长陶矛亲自来清点和记账,然后再押送到都乡。今日是四月中旬的第一天,因此,里典和陶矛来秦家清点鸭蛋,又听秦家奴仆说主家今天归家,算着时间,应该已经进了西乡了,他们便留下来等了一等,想见见秦家人再走。

秦峦先下了马,跟里典和陶矛见礼,道:“老师,亭长,别来无恙?”

里典上下打量一下长身玉立的秦峦,拍拍他的肩膀,夸道:“不错,几日不见,长高不少,好,好。”

陶矛也夸赞秦峦看着稳重了许多,更像一个大人了,秦峦也从容应对。

鸳媪扶了秦母下车,伯牛也把秦鱼抱下马来,几人都去见礼。

末了,秦峦跟里典和陶矛介

绍了木林,说是秦家从都邑请来的匠作,要在秦家住一些日子,为秦家打造一些器具。

里典和陶矛都知道秦川要娶亲了,娶的还是准郡守家的嫡长女,秦家理应大肆准备一番,从都邑里请一个匠作回来打造一些器具,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