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740)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华阳太后对阳泉君乱用词语有些无语,她问这个报信的小内侍道:“这样说来,是如姬落选了吗?”

小内侍回道:“禀太后,如姬做了丞,仅比谈鸣低一阶。”

华阳太后点头,让小内侍下去领赏。

殿内一阵沉默。

阳泉君率先打破了沉默:“让秦如做丞,算是安平侯对大王的妥协吧?”

华阳太后一脸的难以理解:“好好的咸阳贵女,不思如何打扮自己,整日的与男人混在一起算什么?大王难道是想靠个小女郎夺权吗?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宗室脑子被粪糊了,推了个女人出来与男人争权!”

华阳太后想到了秦王政和宗室那边会推举自己的人出来,但她也实在没有想到,秦王政居然看好宗室选出来的人,更是没想过,这个人居然是个小女郎。

这实在是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之内了。

阳泉君却是摇头劝道:“太后常年在后宫,不知道外头这些年的变化,这些年啊,秦国可是提拔了不少女子出来为官做吏呢。”

华阳太后不以为然道:“不就出了一个蒙嫣和?蒙家那是武将世家,能出一个带兵打仗的女儿出来不奇怪,普通人家的女儿,大字不识一个,能做什么官?也就在乡里间靠着夫家宗族做一做乡老,组织一些黎庶种地罢了,让女子走到秦国的朝堂上做官,简直笑话!”

阳泉君也点头道:“何尝不是笑话呢?唉,秦国,不是惠文王昭襄王那时候了......”

这就是眼界的局限性了,华阳太后常年居住深宫,不知外界变化是正常的,但阳泉君可是常年在外行走的,却是

睁眼看不见秦国这些年来大搞基层普及教育,以及秦律规定家中女子不上初学者罚三甲,更理解不了这其中的意义。

如今最初接受初、中、高等教育的那一批女子都已经长成且开始进入秦国的官场掌握权柄发光发热,阳泉君看到了却还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不得不说,阳泉君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混的远离了朝堂中心,得靠才来秦国的黄歇给他出人出招才能入主商会。

不得不说,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这种跟不上变化的见识,楚人在朝堂上争不过宗室实在是太正常了。

随着王令下达,商会会长以及其他商会中低层官员小吏们迅速就位,秦国关于商会的一系列改革条陈也公布出来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统一货币。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统一国内货币了,规定了钱、粟、布帛之间的兑换单位,以及国内不允许是用他国货币,只允许使用秦国的货币。

但秦国并不是闭塞的,而是时刻与他国通商交流的,尤其是在秦鱼组建了商会之后,秦国国内流入了大量的六国货币,秦国手工业和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也让国人手中六国货币慢慢增多了起来,是以秦国国内的市场上六国货币也在流通。

秦国针对这种现象放宽了商鞅制定的不允许流通他国货币的政策,而是规定若是百姓手中有六国货币,可以到官署按货币的称重兑换同等重量的秦半两,这样也能达到国内只流通秦半两的目的。

秦国官方收取上来的他国货币,则是又通过商会流向六国,这样就通过商会达成了一个货币流通的闭环。

现在秦国出台的这个“统一货币”,就是将这个货币兑换的政策推向六国国内。

这些年,商会通行九州大地,凡是所经之处,便会设立据点,开设商铺,便于与当地庶民和豪强交易。

以前,当地百姓在这些商铺里交易的时候,商铺会以当地货币和规矩来交易,但从今以后,当地之人再要和商铺交易,仍旧可以用当地的货币购买秦国的货物,商铺会将这些货币运回国内,然后融化了重新铸币,而不是重新流回当地百姓手中。

相反,若是商铺收取当地百姓的货物,付款的将会是秦半两,而且会施行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百姓用

秦半两来做交易。

秦国企图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天下之民只流通秦半两的目标,最终达成统一货币的目的。

当然,这个货币统一,不只是让人民只使用秦国的钱币做交易,更是统一物价,让天下人都按照秦国的物价做衡量标准来完成自己的交易。

当“秦国标准”慢慢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去并且习惯与之带来的便捷和公平的时候,他国之人再面对秦国的武力统一阻力就会少很多。

与统一货币相配套的,就是统一度量衡,秦国在与他国百姓交易的时候,会将秦国衡量一匹布长度和宽度的尺子,以及衡量一斗粟数量的方斗等其他的衡量工具免费发放给他们,让他们以后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样他们自己就会知道,一斗米和一匹布到底能从秦国这里换到多少个秦半两,以及多少盐和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