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754)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这样魏楚见秦国佯攻韩国,会以为秦国真意在赵,而不是在韩,加之六郡之秦兵在两国背后虎视眈眈,魏楚定会退兵防守国内,三国合纵之势即破。

此时大王再兴在三川郡灭蝗之兵攻韩,一鼓作气攻打下新郑,韩国可灭。”

李斯话落,朝臣们又开始嗡嗡嗡的小声议论起来,秦王政也眼放异彩,觉着这个李斯不仅会断案,这纵横捭阖之能也很不错。

秦鱼也微笑向秦王政颔首,认为李斯所言可行。

等朝臣们小声议论完毕,秦王政询问众臣意见,王绾、姚贾、公子傒等人又分别提出了几点疑问,也提出了一些计谋辅助,李斯也都一一提出应对措施,最后大家形成统一意见,认为按照李斯提出的方法用兵是最可行的。

秦王政大喜,当即表示他要到三川郡督战,既是督灭蝗之战,也是督灭韩之战。

众人都去看秦鱼。

秦鱼附和道:“我秦国之王向来身先士卒,大王到前线督战,不仅能鼓舞士气,也能让三晋之民看到我秦国赈济他们的诚意,臣认为大王亲征督战可行。”

安平侯都答应了,其他臣子自然也不好反对,说些什么“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话扫兴,毕

竟这个时代,君王亲自带兵出战实在是很正常也是很寻常的一件事。

所以此次出兵,秦王政去三川郡督战灭蝗,秦鱼则是去河内督战灭蝗。

因为秦鱼提出,河内受旱灾和蝗灾影响,定会有一部分人失去粮食和生计,需要向外转移矛盾,此时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财物来补足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更何况参战的士兵还有军功爵可拿,此举一定能鼓舞河内青壮的士气,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在灾年面前得到另一种希望。

所以,李斯说的出兵佯攻赵国让韩魏楚三国以为秦国志在赵国而不是韩国,秦鱼觉着可以以真代假,趁此良机发兵赵国,向东面邯郸方向扩展上党郡的土地,至于最后能不能将邯郸攻打下来,看情况而定。

毕竟,赵国没了廉颇,还有李牧和乐乘这样的名将呢。

秦国灭蝗、出兵同时进行,大军开拔所到之处也是蝗虫覆灭之地,秦国这样声势浩大的出兵灭蝗,而且是向着韩国的新郑而去,很快就引起了韩地当地豪强的注意,他们将消息传入新郑,说秦国正兴兵来攻打韩国。

韩王果然立即向没有受旱灾蝗灾的楚国求助,同时也向只受了些微蝗灾影响的老邻居魏国求援。

魏国和楚国就如秦国朝臣们猜测的那样,迅速出兵来协助韩国抵御秦国入侵。

秦军此次入韩,自诩仁义之师,是来帮助韩人庶民渡过此次灾荒难关的,是以韩国地方上并没有组织起哪怕一场有效的反抗。

因为韩地受灾实在是太严重了,明明是夏秋草木最盛的时候,偏偏目之所及,一片干涸光秃的泥地,连哪怕一片绿色的草叶都看不到,这些光秃秃的土地上的植物都被蝗虫给吃光了。

光秃秃的土地上趴伏的都是干瘦黑黄看不出长相的韩人庶民,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蝇虫在这些“尸体”间飞来飞去的忙活,不知道是刚从这里孵化出来还是想要在这里产卵,有老鸹正在进食,时不时的嘎嘎叫上两声,从声音里都能听出饱腹的欢快声。

秦军进入韩地,收拢了还没跑掉的韩人,驱赶着他们去为他们的国人收尸,该清的清,该烧的烧,该埋的埋,然后从干地里刨出蝗虫卵拿去秦军里去换粮,获得活命的机会。

韩魏楚联军将秦军阻在新城之外,秦军也没有跟联军死磕,而是转而南下去了阳翟(di),正在韩魏楚疑惑秦国的迷惑行为的时候,赵国向韩魏楚求援了,原来秦国分别从上党和河内兴兵三十万去攻打赵国,眼看就又要围攻邯郸了。

魏国和楚国领兵大将面面相觑,他们正在对要不要去援助赵国举棋不定的时候,魏国和楚国国内纷纷传来消息,说是秦国东面六郡秦军蠢蠢欲动,魏王和楚王召他们回去抵御秦国的东面进攻。

韩王苦求不已,魏将和楚将还是扭头带兵离开了韩国,韩国瞬间陷入了孤立无援之地。

与此同时,秦鱼收到了密报,秦国从东面六郡调集的粮草被魏人给“劫掠”了。!

第238章 刺杀

秦国从东海六郡向北面韩国和河内运输的粮草是在薛郡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荷水段被劫掠的。

南邗沟、北荷水是两段非常有名的人工运河,都是当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

邗沟沟通了江水和淮水,荷水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这两段运河的开通直接将河水(黄河)和江水(长江)打通,贯通南北,畅通无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