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番外(92)

作者:一口香 阅读记录

这个粪水池整体要比沼气池小,因为粪水池连接着两个沟渠,可以分流粪水到不同的出水口,这是方便取粪水用的。

设计最精密也是最难确定的,是铜管的安放位置。

这个铜管,是要嵌在沼气池的池壁上的,铜管有大拇指粗细,打造的约有一丈长,斜放,有三分之二埋在土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沼气池里生成的沼气,将会通过铜管一路向上,最终逸散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点火了。

如果点火成功之后,秦鱼会建议造一个蜂窝状的灶头,这样,秦国人就可以用上两千多年后的天然

气灶了。

哈哈,想想就乐的不行。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

因为,烧制大而坚固的陶管,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陶土,而这些,只有都邑工室那边有,或者是只有工室那边有了批条,他们才有资格取用这种陶土烧陶。

里典一时有些挠头,工室重地,他还真没办法,去找乡司空和乡啬夫也没用,工室是做什么的?是打造军械的,是秦国的重要兵工厂,有重兵把守的,他们谁都不愿意为了一个还不知道什么样的化粪池去工室要东西。

木林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

秦鱼从他这里挖走了整整四个奴仆去给他烧陶,他自然知道秦鱼是要做什么的,他一开始只是冷眼看着,等秦鱼遇到问题了,他才施施然的递给秦鱼一个...传。

这是一个可以去北乡矿场直接拉运陶土的传,下面盖着一个印章,木林说这是墨家的印信。

这是一张战国版的介绍信。

秦鱼有些被感动了:“木林阿叔,等这池子建好了,我第一个跟你这里通上火,好不好?”

木林笑笑:“那就预祝你一定能建成了?”

秦鱼一脸的自信:“一定能成的,你就等着吧!”

有了木林给的介绍信,里典亲自带着蒿里的壮士们去了一趟北乡山头上的一处矿藏,拉来了整整两车的陶土,以及,一车石炭,十几车的竹子。

原来,里典在北乡遇到了桑翁。

桑翁听说,自家亲亲小外孙要在家烧陶?

烧陶哪里少得了木炭哟!

要说这木炭啊,还是用竹子烧出来的竹炭才是最上等,火力足,还耐烧,这还等什么?咱们桑家就是不缺竹子,去给老夫亲亲孙儿拉上个几十车过去,让他尽管用,用完了,他外翁家还有呢。

什么?人太少,车太少,马太少,拉不了这么些?

那行吧,能拉多少就先拉多少吧。喂,公孙眺,咱们也算是一起长大的老相识了,你这老匹夫可不要委屈了咱们家的小孙孙啊?!

里典:......

里典还能说什么呢?虽然他少年和青年时跟这桑家老头同住北乡,但他们,真的不熟啊!

一切具备,烧制

粗大陶管终于顺利起来。

等烧制好尺寸合适的陶管之后,之前挖好的坑,也“装修”并晾晒好了,剩下的就是开始铺设了。

因为谁都没有见过,也谁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池子,因此,铺设的过程尤其艰难。明明只铺设两个陶管,却愣生生的铺了两天才铺好,期间门还碎了三个,好在他们提前预算好有破裂的可能,一次性烧了好多个,否则,又要等烧制陶管的时间门。

然后就是封口,下粪,沤肥,注水,引水,以及生成沼气。

或许是天渐渐的热起来了,粪肥发酵的速度也快起来了,只三天的功夫,粪水池里的水位就在上升,这是沼气在压强沼气池里的水位的缘故。

沼气池这边一直有人在看守,他发现粪水池里的水位上升之后,立即通知了秦鱼和里典。等到秦鱼到的时候,粪水池这边已经围了好大一圈人了。

秦鱼没去管都有谁,他先去看了一下水位,的确有明显的上升,他心中一喜,去看暂时被封闭起来的铜管。

众人随着他移动,谁都不说话,都好用看奇迹的眼神看着这根铜管,

秦鱼伸出手,就想要拔下堵塞铜管的塞子。

但她好悬停住了手。

因为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他第一次从来都不会成功的体质。

想了想,他侧开了一下身子,在众人好奇的眼神中,拔/下了塞子,然后,滋——

一道漂亮美妙非常的细长弧线从秦鱼的眼前嚣张的划过——

青黑的颜色,带着彰显其存在的霸气味道,是粪水!

场面一时间门安静极了。

秦鱼撇撇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咳咳,当然是不可能的。

秦鱼当时镇定的很,他觉着自己从来都没有这么镇定过,他跟里典道:“是铜管埋的太深了,水注入过多,淹没了铜管,让粪水被压了出来,坑气还是有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