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钱,我有刀(37)

作者:欧阳墨心 阅读记录

穆忠恍然:“林娘子便是那个破绽。”

朱达常也恍然:“我们以为抽丝剥茧破解了密室,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但实际上都是孟满的计划。”

穆忠:“密室只是他留给我们这些所谓聪明人的诱饵罢了。”

林随安不动声色点头:二位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是王者级别!

“还有一个问题,”穆忠道,“林娘子又是如何得知罗家主将地契和行商文书藏在桂花树下的?”

林随安瞪眼:还来?!

“这也是我想问林姐姐的。”罗蔻提裙进屋,垂眼施礼道,“之前对林姐姐多有不敬,蔻儿惭愧,还望林姐姐莫要放在心上,为我解惑。”

林随安挠了挠脑门。

从发现金手指的那一刻,她就料到定有这一日,早就想好了整套说辞。

“退婚那日,罗家主曾与我饮茶长谈,席间提到罗家娘子幼时之事,说某年仲秋月圆之夜,你送给罗家主一个茶釜。”

罗蔻眼眶微红,“是我七岁那年,想不到阿爷还记的。”

“罗家主特别提到,当时的你满脸是泥,所以我推测,你为了给罗家主惊喜,特意将茶釜藏在了树下。”

罗蔻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拼命点头。

“穆公提到你寻不到地契和行商文书,那时我突然想到,罗家主曾特意提过要与你们仲秋赏月,还邀请了我,定是此举颇为重视,便猜想或许罗家主想和当年一样,让你们自己挖出宝藏,给你们一个惊喜。”

“阿爷真是的,这么大人了还像个孩子……”罗蔻抹去眼泪,长长呼出一口气,又朝穆忠行礼道,“穆公之前所言合作之事,罗蔻以为可行,以后还请穆氏商队多加照拂。”

穆忠欣慰点头,林随安望着罗蔻精神奕奕的小脸,终于真正松了口气,美滋滋端起茶碗嘬了一口,呛得两眼翻白。

艾玛,放凉了更难喝。

第14章

一群白色的鸟儿飞过晴朗的天空,鸟羽的阴影滑过脸颊,有些冰凉,又跟着风滑走了。空气里充满了潮湿和草的味道,林随安满足地吸了口气,咬了一大口胡饼。

胡饼是类似囊的食物,又圆又大,刚咬下去有点干巴巴的,嚼几口,酥油和芝麻香在唾液的催化下散发出独有的香味,是充饥的最佳美味。

最重要的是,胡饼易携带,不易变质,实乃长途旅行必备干粮。

林随安跟随穆氏商队踏上了旅程,目的地是穆氏商队的大总部——扬都。

这个平行世界的唐国有五座都城,安都、东都、广都、益都和杨都,在唐国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每座都城都担任着非同一般的历史地位。

安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是唐国二百三十多年的权力中心,直到七十年前玄昭帝登基迁都东州才退居二线,至此,东都便一直引领着唐国的政治风潮。相比之下,广都、益都和杨都虽然政治地位不比前二都,但都有很高的经济地位,称为“扬一益二广不服”。

扬都和广都皆以国际贸易为主,是远近驰名的国际港口大都会,水路纵横,经济发达,贸易繁盛,人口众多,益都手工制造业更为出名,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点。

穆忠此次来南浦县,其一是为了和罗氏商队谈合作开辟新商路的业务,其二是审核南浦县城东市的铺子财务状况,因此出门的时候只带了四个人,回程的时候顺路带了两车货,算是轻车简行。南浦县城距离扬都只有二百多里,根据穆氏商队的行进速度,十日之内可达。

出行的第五日,林随安已经适应了旅途生活,赶路的时候骑马看风景,晒太阳,休息时喝泉水、啃胡饼,偶尔加餐烤羊肉,听着商队伙计天南海北侃大山,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要我说,论这世间的美酒,第一当属东都的“满碧”,酒色清澈如琥珀,第二就属咱们扬都的二十六酿,入口层次丰富却不杂,醇而不腻,回味无穷啊——”老刘举着水囊边喝边砸吧嘴,仿佛喝得不是泉水,而是琼浆玉液。

老刘虽然名字里有个“老”字,但其实只有三十六岁,是商队中除了穆忠之外年纪最大的,其余三名伙计,阿隆二十四岁,小马二十一岁,瓦尔有半个胡人血统,高鼻深目,只有十九岁。

老刘嗜酒如命,可惜商队规定出行时全程禁酒,所以只能过过嘴瘾。

“为何叫二十六酿?”林随安问,“是用了二十六种酿造方式吗?”

“林小娘子可曾听过‘二十六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瓦尔问。

林随安:“……不是二十四桥吗……”她闭嘴了。

穆忠噗一下笑出了声,众人看着林随安的表情皆是些惋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