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对头(16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什么嘛,两岁的小孩你给她说这个?

可小丫头却像上瘾一般,天天缠着爸爸给她摆弄火柴棍,这一年爸爸不在家,她自己也能摆着玩。

最开始能照着日历摆一些阿拉伯数字,后来能摆简单的汉字和三角形正方形,再后来能摆出复杂的五角星和多边形,最近更离谱,她居然会自己考自己,随意改变图形了!

比如此时,她看着自己摆出来的三条边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歪着小脑袋琢磨一下,随意移动几根木棍,图形就变成了六边形……秦艽能看出来,是因为她正好顺着路边小花坛的边缘摆放,而且她是一个学过几何数学的成年人。

“豆宝为什么要这么摆呀?”

“妈妈你看,一共六根棍子,这几根棍子的位置一变,面积就比以前大了一半。”

秦艽:“?”她压根没注意好吗?只有六根吗?还真的是耶……

等等,她怎么知道大了一半?她又怎么知道什么叫“面积”?

“爸爸教我的。”豆宝似乎看穿妈妈的疑惑,自己又低头琢磨怎么变换位置增加或者减小面积。

“那……你能告诉妈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吗?”秦艽不信邪,你一幼儿园都没上的小屁豆子,居然知道什么叫面积,吹牛吧!

眨巴眨巴眼,“我不知道。”

秦艽得意一笑,就说嘛,你连公式都不会背,你就会算面积,欺负你妈我只是小学毕业吧。

然而,下一秒,豆豆却悠悠来了一个超超超长句子:“我用眼睛看就知道面积,长方形和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六边形就这样,妈妈你看这根木棍一动,它就变成两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多少啦,要是还不会的话,我就移动这根,它是不是就变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啦妈妈?要是还不会,那我就多加两根木棍,让它先变成一个长方形,再减去多出来的三角形……”

秦艽:“?”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来干啥!

原来,死记硬背套公式是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在小学霸眼里简直都是弟弟!

她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咬咬牙,算了,她本来就是学渣,还是学会扬长避短吧。

但从这一天开始,秦艽就不再阻拦闺女捡树根了,反正她捡回什么样的,都有她自己的原因,也让奶奶别烧她的“劳动成果”。

哦不,准确来说,算是豆宝的智力成果。

等秦艽发现她能完整地用木棍搭出一栋正方体小房子的时候,开荒已经接近尾声,时间来到了第二年春天。

*

1979年春天,整整五百亩荒地全被翻好晒好,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修养,有些地方甚至能长出几根新绿色的小草芽,秦艽开始往里下种子。

这一年来,开荒每天都在烧钱,机器要烧油,战士要供饭,临时请的工人要开工资,一万一的结余没多久就用光了,后来还从信用社贷了三万元的款项,才终于把开荒进行到底,加上现在买种苗的费用,卫生所已经欠债四万元了。

大家也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到现在慢慢觉得没什么了。

毕竟,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有上一次的成功经验傍身,秦艽和钟为民都不慌不忙,先把能买到的种苗栽种下去,但资金有限,依然还有几十亩距离的土地无种可下。

钟为民拿起脖子上挂着的望远镜,往雪山脚下眺望:“这几十亩正好是离雪山最近的,表面看气温低,但那些冻土层不是真正的永久性冻土,其实是能种东西的。”

秦艽挑眉,她有点拿不准,但她相信钟为民的专业性:“可种点什么好呢?”

忽然,她想起个事,“您说种铁皮石斛能行吗?”

去年开荒前她就专门给老家五里屯打过电话,跟崔五叔聊过。崔五叔这几年用自留地培育铁皮石斛,当初的三株已经被他培育成好大一片,至少上千株是有的,这几年凭借着跟老药师的关系,他们家可是赚了不少外快,俨然已经成为整个五里屯最殷实的人家。

就连大队部李本分和王丽芬,都向他买植株,准备在大队部也开展种植呢。

毕竟,铁皮石斛价格在这儿摆着,种什么样的粮食也比不上种药材不是?

谁知钟为民却摇头,“不行,虽说石斛喜阴喜凉,但它对土壤肥力要求也高,雪山脚下温度太低,肥力不足。”温度太低,微生物数量稀少,肥力自然就上不去,这不是他用科技手段能改变的。

秦艽一想也对,其实根据石斛的药性也不难推出其生长习性,她也是病急乱投医,“那要不就先算了,咱们再等等,先把目前能种的种下。”

钟为民实在是舍不得浪费一分土地,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想办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