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不做大姐好多年(33)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刘启航挣扎着向桌子够,大有不掀不罢休之势。

刘璃冷笑:刘启航多大,刘玲多大,他要是真想掀了桌子,刘玲真能拦得住他是咋地。不过是装出被劝住的样子罢了。

“大哥,我也分给你。”刘启帆看了专心吃粥的刘璃一眼,向刘启航说,还把自己碗里的粥真的倒进他碗里一点儿。

刘璃只当没看到:只要不是从她碗里往出分,谁爱分给刘启航谁分。等分的时间长了,看这几个小的还会默认刘启航给老刘家粮食不。

刘玲见刘璃没反对刘启帆分粥给刘启航,也把自己碗里的粥分了一半给他。刘启航看着大半碗粥,还有连看都不看他的刘璃,心里一口气堵得不上不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吃下碗里的粥。

屋子里只有刘启晟喝粥的声音,刘璃喝完了才问刘玲:“你不吃了,那把粥留着中午喝吧,我要使桌子了。”

惯的毛病,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还要让她等吗?

刘玲有些诧异的看看大姐,她只是想在大姐和大哥之间和一下稀泥,别让这个家真散了,怎么大姐好象连自己也怪上了。

“哼。”刘启航的自尊心让他没端起那碗粥,更觉得在屋里呼吸都憋闷,气哼哼的一摔门跑了出去。刘启帆站起来就要追,被刘璃一眼给定在了原地。

刘璃一字一句向留在屋里的三个人说:“刘启航对我当家不服气,要不也不会明知道我要回粮食有多不容易,仍把粮食又送到老刘婆子手里。你们呢,还帮着他瞒我,是不是也不愿意让我当家?不管是谁,说出来都可以跟着刘启航过,现在就去找他。”

这么一个破家,有一个声音就够了,多出一个指挥的声音,散得更快。狗血文里女配最后下场那么惨,还不是光奉献不发声,义务与权利不对等。

刘璃不是原主,她要的是绝对权利。至于义务,就由弟弟妹妹们来尽好了——要不是这个时代离开难以生存,刘璃都想拍拍屁股走人了,给他们尽义务?

没有一个人再提找刘启航的事儿,刘璃放下碗便开始让刘启帆烧热水,她得把饭桌用热水好好擦出来,免得做出来的红袖箍染上饭菜味。

刘玲一直给她打下手,见刘璃把好好的一整块布裁开,心疼的直咧嘴:“姐,再裁就做不成东西了。”

刘璃正对着黄布犯愁呢:她倒是会写美术字,可是记忆里原主好象只念了小学三年级,现在突然会写美术字了,会不会让刘玲觉得奇怪?

第18章

两天来的相处刘璃已经发现,狗血文里有些沉默寡言出场不多的二妹,可比刘启航聪明多了。她一直跟原主住在一起,是家里最了解原主的人。刘璃相信,如果自己哪天被人发现换了芯子,那个人一定是刘玲。

现在,刘玲就一边跟刘璃找话说分散她的注意力,一边示意刘启帆出门。不用问,是让他看看刘启航去哪儿了,最好能把人给劝回来。

刘璃只当没看见。

谁让她是借着养大弟弟妹妹的理由退亲的,总不能先把弟弟冻死一个。刘璃已经想明白了,这不是说走就走的现代,人们被牢牢禁锢在这片土地上,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得生活在村子里,直到春风吹来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她都得和刘启航他们生活在一起,除非再找个人结婚或是给刘启航娶个媳妇,然后把他分出去单过。

刘璃本打算跟刘启航和平共处的——那小子不是不会看脸色——谁知道自己只是去了一趟公社,刘启航就把家里的粮食拱手送人,一点儿也不为自己守不住家愧疚不说,还隐隐向刘璃挑衅,是认定她拿自己没办法。

这刘璃就不能忍了。这一次不把刘启航打压老实了,日后的挑衅就会层出不穷,跟刘银生来要粮食是一个道理。

“咱们家还有袼褙吗?”最重要的还是先把红袖箍做出来。刘璃想先在一个硬东西上刻出字的形状,然后比着横版绞起来更容易保持大小一致,有利于批量生产,免得字儿有大有小影响整体性。

纸盒就别想了,此时的农村哪来得纸盒那种东西。能找到比较硬又不容易变形的,她只想起袼褙。

这是农村做鞋必用的东西,打好浆糊,把旧布一层一层贴到平整的木板上晒干,外头包上一层鞋面,配上纳好的鞋底,就是农村人自己穿的鞋。原主的妈妈是个勤快人,这样的东西家里应该有。

刘玲想了想说:“我记得还有来着,等我找找去。”说完就往刘启航他们那屋走。

刘璃没揭破她的小算盘,自己这个晚来的灵魂跟刘启航没什么感情,刘玲不一样,两个人虽然也吵吵,那也是亲兄妹。刘启航连饭都没吃就跑出去了,刘玲惦记很正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