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不做大姐好多年(73)

作者:朱大概 阅读记录

刘璃刚才说的还留了几分,那就是刘启航的衣裳,本身就是捡刘璃的,然后穿小了才轮到刘玲。而刘璃的衣裳,又是用她妈的旧衣裳改的。

幸亏现在所有人的衣裳,不是黑的就是蓝的,否则刘启航说不定就得穿件花褂子。农村人是不大讲究穿戴,可象刘家几个孩子这样的,还真少见。

按说原来刘金生夫妻都下地干活,刘璃从十四五也跟着一起下地挣工分,日子不该这么难——三个大人养活四个孩子,在村里这样的人家不少,哪家也没跟刘家一样过的四下漏风。

都是老刘婆子,不管大房自留地里种出的菜,还是刘金生三口挣的工分,凡是她看上眼的直接拿走,别说不给,给慢点儿都能在村里骂半天白养大了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

现在好了。王巧梅说起来都有些幸灾乐祸:“昨天你队长叔不是把老刘家一家子给带到公社去了吗,正好碰上曹队长。听说他们一家子不长记性,直接把几个人一起关小黑屋了。”

昨天中午回来后,刘璃一直担心刘启航挣钱的事儿,把老刘家一家人的下场给忘了,王巧梅这么一说,她才想起来:“一家子都关小黑屋了?那刘启东呢,刘银生不会把他也带到公社去了吧。”

“可不就是带去了。”王巧梅都不知道老刘家的人长没长脑子,明明知道自己去公社是干啥的,还把刚七岁的刘启东带上,生怕他不跟着遭罪似的。

刘璃觉得自己知道老刘家是怎么想的:“还不是想着带上刘启东,跟老刘婆子两个看上去老的老、小的小,能让红小队手下留情。”

想卖惨没什么,就是卖惨的对象没选好。红小队,是同情心泛滥的人吗?

王巧梅证实了刘璃的猜测:“老刘婆子跟刘启东两个是又哭又嚎,曹队长说问:是不是对无产阶级专政有意见,要是有意见的话,直接送到县里去。那一家子直接消停了。”

在公社的话还只是监督劳动,去县城恐怕就得判刑了,老刘家人不消停才怪。刘璃从来没高看过那一家子窝里横,觉得直接认怂才是那一家子的本色。

“公社的革委会说了,先由红小队押着他们一家子到各生产队□□,然后分到四个生产队,开春之前这四个生产队的牛棚、猪场都由他们打扫。等春种的时候再让他们回生产队参加劳动。”王巧梅说出公社对老刘家人的处置。

刘璃觉得挺好:“冬天牛棚、猪场都没什么味儿,猪也杀的差不多了,这活不算累。”

你以为被监督劳动的人,能跟在本生产队干活一样?王巧梅抬头想跟刘璃说,眼角余光就看到了简陋的屋子,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

老刘家被这么处置,惨不惨?惨,将来还会更惨——被□□过的人,哪怕李拴柱是老好人,也不敢再给他们派轻活,只会把最重却工分最少的活分给他们。

老刘家那一家人,老刘婆子跟李红梅,平常是偷奸耍滑惯了,刘银生以往下地分到的活儿,也得刘金生帮着才能完成。只有一个老刘头,做活还象点儿样,又顶什么事?

那一家子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几乎可以预见。

可是能怨刘璃不给老刘家求情吗?

看看刘璃家里的摆设,跟刘璃一起做了两天活的王巧梅说不出这样的话——刘璃的手下活计多利索,王巧梅这两天都看在眼里,由女及母,刘金生媳妇能干,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

就是这么能干的三口人,家里穷的跟水洗过一样,都是老刘家造的孽,凭什么让刘璃给老刘家求情?!

“姐,姐!”刘启帆兴奋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王巧梅借机放下刚才的话题:“这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把启帆高兴成这样。”

刘璃摇头:“谁知道,一天毛毛愣愣的,遇到点儿事就大喊大叫。”

王巧梅站起来拍拍衣裳:“得了,我先回家做饭去了,下午再过来接着缝。”

刘璃跟着起身送她,两人在厨房里正碰上闷头往屋里来的刘启帆,差点被他撞上。刘璃生气的拍了他一下:“有人撵你是怎么着,跑这么快干啥。”

刘启帆咧着嘴笑:“下午村里开□□会,队长叔让人搭台子呢。”

刘璃跟王巧梅对视一眼,知道他说的□□会主角,应该就是老刘家一家人。送走王巧梅一问,果然是这么回事,刘璃就嘱咐刘启帆和搂了一挑柴火的刘启航:“我和刘玲下午还得做活,就不去参加了。你们带着启晟一块去,别人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谁让你们上台揭发也不许去,知道吗?”

刘启帆有些不服气:“他们欺负咱们,干啥不揭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