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嫔宋氏的演艺人生(188)

作者:喵星的哈士奇 阅读记录

宋莹眼圈含泪:“我只是,想到二格格以后会受抚蒙之苦,心就疼的难受……”

四阿哥抚上她的脸:“皇上给公主赐婚之后,就会着人在蒙古修建公主府。公主们嫁过去,也不是跟着额附的部族逐水而居,而是一直住在公主府里,身边也都是内务府选的陪嫁伺候。除了吃点儿气候的苦,其他基本与在京中时无异。”

“而且,”四阿哥又说道,“你当公主嫁在京城,便千好万好了吗?”

宋莹不解地看向他。

“蒙古部落甚多,爱新觉罗家的女儿,只有不够嫁的。唯有那些身体实在太差,嫁过去就等于送死的女孩,才得以留在京中。可是你想,她们的身体都已经差到不能远行的地步了,即便留下了,又有几年好活?那些留京的公主,就没几个能活过二十五岁的。滢滢,你希望咱们的二格格,也成为这样的短命公主吗?”

宋莹疯狂摇头:“可是,很多抚蒙的公主,也都早早就……”

四阿哥说:“爷的六弟,都已经续了排行,还种过了痘,可还是小小年纪就没了——都是命数。”

他搂住宋莹,最后说道:“二格格还那么小,你就能为了她十几年后会面临的情况愁坏了身体。可见是当了母亲,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了。你操心的事,还远着呢,可不许再多想了!”

宋莹趴在四阿哥怀里,乖顺地点头,眼神飘远。

从头到尾,四阿哥都没有将“避免二格格抚蒙”这种可能,纳入到考量范围内——他甚至是默许此事发生的。

是了,宋莹怎么能忘了,这位重情重义的雍正皇帝,可是在登基后第一年,就将自己“亲亲十三弟”的女儿收作了养女,然后下嫁给了蒙古博尔济吉特氏!

四阿哥的行事原则,就是个圈:圈里是情,圈外是权。

他允许宋莹亲自抚养二格格,哪怕这违背了德妃的意愿,但也还是在圈里,是他愿意用感性的一面去做促成的。

但是宋莹提出不让二格格抚蒙,等于是跨出了圈。圈外的事,四阿哥只会用理智去解决。

送四阿哥离开后,宋莹恍惚觉得胸口又开始涨了起来。她在床上坐不住,便在地上转起圈来。

虽然现在就担心二格格抚蒙的事,未免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但宋莹就是忍不住想要多谋划一些,也免得那日真的到来时,自己无力为二格格多做些什么,只能抱着她痛哭。

那么,以抚蒙为前提,刨除掉那些“命数”等偶发情况,能影响二格格婚后生活水平的因素,都有哪些?

额附的部族以及二格格的爵位。

而能间接决定额附部族的,其实还是二格格的爵位。

康熙为何会先将侄女们收作养女,然后才指婚?

因为只有这样,这些女孩们才能被封为“公主”。她们的身份高了,才能匹配爵位更高的蒙古贵族。

宋莹走到窗前,轻轻抚摸着玉如意。

如果她能顺利当上侧福晋,等四阿哥成为亲王后,她便是亲王侧妃。亲王侧妃的女儿,爵位最高是郡君。

但如果她当不成侧福晋,作为亲王普通侍妾的女儿,二格格最多就只能封个县主。

可如果是福晋的嫡出女或者养女,是可以封到郡主的。

一个是不能确定的郡君之位,一个是几乎可以确定的郡主之位,怎么选?

宋莹自嘲一笑。

那拉嬷嬷说得对,她能带给二格格什么呢?

地位?父亲独一份的宠爱?可靠的未来?抑或是,连她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的,微薄的母爱?

或许,不是这些外物,而是更加内核的东西?

比如,现代那些独立的、“超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别开玩笑了!

先不说,她有没有本事将二格格教明白,便是教明白了,又如何?

难道要让二格格,带着那些与这个世界的“常态”,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一生困顿于与周边格格不入,然后精神内耗到死吗?

或者,像李格格一样,坚守着那些不合时宜的生存法则,在摔得鼻青脸肿之后,才恍惚意识到路走错了?

宋莹闭了闭眼。

她好像除了自以为是,什么都带不给二格格。

甚至就连此刻做下的决定,都是她强压给二格格的自以为是。

“朱砂,”宋莹喊人,“你帮我去正房传话,就说我明天想去给福晋请安。”

作者有话说:

解答几个可能会有的疑问。

1、为什么不让宋莹第一胎生男孩?

答:首先,如果这个男孩很聪慧,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历史线,与原定大纲不符;如果男孩不聪慧,占了个庶长子的名头却生而平庸,以四阿哥鸡娃的作风,这孩子不会幸福的。其次,这是康熙朝,作者总觉得康熙朝的庶长子带毒。最后,康雍乾三代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皇权贵族,儿子生的太早,与父亲年龄太近,不是啥好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