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文工团(136)

作者:天籁星璇 阅读记录

闹了这一番,顾淮也不好说什么了,其实自己能感受到宋知时的诚意。

现在的他跟半年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曾经自己一度很灰心,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少年郎只是在自己身边呆了几年,就变得好吃懒做、惹是生非、好逸恶劳,难道是自己教的不好吗?

可现在他相信,宋知时真的变了,以前的事或许只是年少轻狂不懂事罢了。

既然如此,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像正常契兄弟这么处了?

“你这次回省城有没有遇见什么人?”

看顾淮一脸正经的样子,宋知时也忍不住正经起来。

对方既然这么问他,肯定是笃定自己去以前的家里人了,所以才问的是遇见什么人,而不是碰到了什么事。

宋知时也不想瞒着他,便准备说出来,说时迟那时快,顾淮一只手飞快地堵住了宋知时的嘴唇,另一只手点了点外面。

宋知时秒懂,差点忘了,他俩现在可是在监听范围内的。

“有,以前家里的邻居。”宋知时嘴上说着,手却没停,在顾淮手里一笔一划地写着。

没办法,谁让床上也没纸笔啊。

“邻居?以前没听你说过,人咋样啊?”顾淮在宋知时手里写下“可信吗”三个字。

“嗨,就是一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多聊了几句。”

宋知时回他“可信,老仆人,很衷心”。

顾淮继续在宋知时手里写“谨言慎行,很多人可能已经不是以前的人了”。

宋知时没有再回他,只是点了点头。其他人他或许不放心,但是在宋家做了四十几年的老人,想必还没那么容易被人收买。

来回奔波加上刚刚那一出玩闹,宋知时早就累了,在路上的时候,怕钱包被扒手扒了,一路上他都没敢阖眼,硬生生挺到现在。

可能是到了熟悉的环境,也可能是身边有顾淮,一股强烈的睡意袭来,宋知时打了个小小的哈欠,闻着熟悉又安心的味道沉沉睡去。

顾淮把手抽了回来,就这样一眼不错地躺在宋知时身边,少年瘦了很多,轮廓更分了,也更好看了。

他把手轻轻合拢,仿佛这样就可以握住那一份柔软的触感。

在离新年演出还有三天的时候,一个大消息震惊了整个文工团——

崔鹏的嗓子倒了!

不知为何,李逢春竟然有种另外半只靴子终于落定之感。他轻车熟路地找了崔鹏两个小跟班让他们把人送医院,然后指定了褚旭英作为领唱。

这半年时间里,褚旭英的付出有目共睹,她的天赋、她的努力、她一次又一次下乡,甚至于她的好人缘,在歌唱队那都是头一份,以至于当李逢春宣布她是领唱的时候,竟无一人反对。

崔大副得知消息再想闹,已经来不及了,事情已成定局,而他到底是担心侄子占了上峰,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捣蛋份子一个接一个地走了,李逢春这心里别提有多舒坦了。

看来是时候想办法把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赶出来,真当他们文工团是来用来享福的不成?

只是这些人一走,歌唱队里势必会空下很多位置,到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他又不可避免地想到之前宋知时的提议。

那时候自己贪图一时轻松,丝毫没有考虑过后果,想着反正人没了可以招嘛,可人才就这么多,也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的。

多招人那势必只能降低要求,可这又并非是他想要的。

难道真的要挑选适龄优秀的孩子从小培养嘛?

1974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三十

吃完年夜饭,就开始演出了,首场演出还是定在河洛市市政府。但是除了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会邀请到各行各业的优秀员工代表过来观看演出。

如果一来,宋知时也有了盼头,因为去年年末顾淮连升两级,他很有可能是陕甘煤矿团的优秀工人代表。

大家还在吃年夜饭呢,团里的演员们就早早地开始彩排了,听说政府食堂今天专门加班给她们包了饺子,全是肉馅,就等晚上演出结束,再现蒸出来。

为了这场演出,所有人都只是草草吃了一口,哪怕为了这顿饺子,大家也得卯足了劲儿去表演啊。

戏曲队今年大放异彩,报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前头说的《智取威虎山》(审核:这是部京剧!!!),还有一个是《白毛女》中扎红头绳一段的生旦对唱,这是这出戏中最欢快的一段,背景也是年三十,今天表演十分应景。

歌唱队今天表演的是《信天游唱给XXX听》(审核:这是一首歌!!!),这可是首老歌了,但它却是咱们陕北自己的红歌,满腔热情地歌唱了陕北人民幸福的新生活,表达了对X的热爱、感激之情,因此也是大受好评。

同类小说推荐: